在公路隧道内要设置照明设施,设置时入口照明要考虑“黑洞效应”,出口照明要考虑“白洞效应”,请解释什么是“黑洞效应”和“白

题目
问答题
在公路隧道内要设置照明设施,设置时入口照明要考虑“黑洞效应”,出口照明要考虑“白洞效应”,请解释什么是“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黑洞效应”:指驾驶员在驶进隧道,从洞外看隧道内时,因周围明亮而隧道像一个黑洞,以致发生辨认困难,难以发现障碍物。
“白洞效应”:指白天汽车从较暗的隧道驶出至明亮的隧道外时,由于外部亮度较高,而引起驾驶员因眩光作用而感不适。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 )。

A.视距差

B.视角差

C.视线差

D.亮度差


【参考答案】D

第2题:

高速公路隧道应设置不间断照明供电系统。长度大于1000m的其他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并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 )。

A.0.3s
B.0.4s
C.0.5s
D.0.6s

答案:A
解析:

第3题:

白天高速行驶在隧道中的车辆,驾驶员会产生( )。

A.黑框效应

B.黑洞效应

C.眩光现象

D.白洞效应


参考答案:D

第4题:

由于隧道洞外和洞内有较强的亮度差异,夜间驶入隧道时容易产生( )。

A.黑洞效应
B.天花板效应
C.白洞效应
D.地板效应

答案:C
解析:
P534页。在进出隧道时,由于隧道洞外与洞内有较强的亮度差异,白天极易引起进入隧道的“黑洞效应”或“黑框效应”和驶出隧道的“白洞效应”,夜间正好相反。在隧道内部,由于汽车排出的废气积聚在隧道里形成烟雾,汽车前照灯的光被这些烟雾吸收和散射,造成光幕,降低了前方障碍物与其背景(路面、墙面)之间的亮度对比度,从而降低了障碍物的能见度。

第5题:

白天车辆驶出隧道时,由于亮度的突变使视觉产生黑洞效应。()


答案:错
解析:
车辆驶入隧道时产生黑洞效应,驶出隧道时产生白洞效应。

第6题:

入口部照明的临界部是为消除司机在接近隧道时产生的()所采取的照明措施。

A、黑洞效应

B、白洞效应

C、红洞效应

D、眩光效应


参考答案:A

第7题:

公路隧道通风与照明设计应主要考虑隧道宽度。()


答案:错
解析:
公路隧道通风与照明设计应主要考虑设计交通量,计算行车速度和隧道断面与平纵线性

第8题:

关于隧道通风、照明与供电设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隧道内供电分动力供电和照明供电

B.隧道机械通风包括纵向通风、横向通风、组合通风三种

C.机械通风中最主要的设备是风机,主要有涡流风机和射流风机

D.长度超过150m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隧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正确答案:A

第9题:

下列不属于“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的选项是( )。
A、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保证行车安全
B、养护工作所需照明
C、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D、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


答案:B
解析:
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参见教材P246。

第10题:

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照明?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安全照明的当正常照明因故熄灭后,确保处于潜在危险状况下的人员安全而设置的照明。
例1:木工车间的圆盘锯,当正常电源断电后的短暂时间内,尽管设备源中断,但由于惯性的缘故,圆盘锯还将持续旋转一定的时间直至其转动惯量消耗干净才能停止,同时操作木材切割的工人同样由于惯性的原因使其动作不能瞬间停止,再加上由于照明熄灭而双目失去视力,几种情况综合起来导致操作工作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
例2:运动员在夜晚进行高台跳水等比赛时,当运动员起跳的瞬间,若全场灯光突然熄灭,运动员会由于无法看清水面以及突然受到刺激而产生动作变形,导致摔伤。体操、蹦床运动和杂技表演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