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有哪些步骤?

题目
问答题
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有哪些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是______。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逻辑设计就是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模型一般的步骤是:首先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然后是将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的 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最后是读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第2题:

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首先设计局部ER模型,然后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 )。

A.简化

B.结构化

C.最小化

D.优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实体联系模型。在概念设计中按照模块的划分画出每个模块的ER图,然后把这些图合成一张ER图作为全局模型,最后应该对全局ER图进行优化,看看是否有重复和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合并。

第3题:

设计ER图,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需求分析

D.物理设计


正确答案:A

第4题:

按规范设计的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六个阶段:(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4)数据库物理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针对关系数据库设计的逻辑结构设计,回答下述问题:

1.逻辑设计的目的。

2.逻辑设计过程中,如何将E-R模型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

3.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正确答案:1.逻辑设计的目的是从概念模型导出特定的DBMS可以处理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模式和外模式)这些模式在功能、性能、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及数据库可扩充性等方面均应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 2.E-R模型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是: (1)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就是关系的键。 (2)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成关系的属性。该关系的键有三种可能情况: ①若联系为1:1则每个实体的键均是该关系的辅键(候选键)。 ②若联系为1:m则关系的键为m端实体的键。 ③若联系为N:m则关系的键为诸实体的键的组合。 3.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将E-R图按规则转换成关系模式。 (2)规范化处理;消除异常改善完整性、一致性和存储效率一般达到3NF就行。规范过程实际上就是单一化过程即一个关系描述一个概念若多于一个概念的就把它分离出来。 (3)模式评价:目的是检查数据库模式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包括功能评价和性能评价。 (4)优化模式:如疏漏的要新增关系或属性如性能不好的要采用合并、分解或选用另外结构等。 (5)形成逻辑设计说明书。逻辑设计说明书包括:模式及子模式的集合应用设计指南物理设计指南。
1.逻辑设计的目的是,从概念模型导出特定的DBMS可以处理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模式和外模式),这些模式在功能、性能、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及数据库可扩充性等方面均应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 2.E-R模型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是: (1)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就是关系的键。 (2)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成关系的属性。该关系的键有三种可能情况: ①若联系为1:1,则每个实体的键均是该关系的辅键(候选键)。 ②若联系为1:m,则关系的键为m端实体的键。 ③若联系为N:m,则关系的键为诸实体的键的组合。 3.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将E-R图按规则转换成关系模式。 (2)规范化处理;消除异常,改善完整性、一致性和存储效率,一般达到3NF就行。规范过程实际上就是单一化过程,即一个关系描述一个概念,若多于一个概念的就把它分离出来。 (3)模式评价:目的是检查数据库模式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包括功能评价和性能评价。 (4)优化模式:如疏漏的要新增关系或属性,如性能不好的要采用合并、分解或选用另外结构等。 (5)形成逻辑设计说明书。逻辑设计说明书包括:模式及子模式的集合,应用设计指南,物理设计指南。

第5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的ER模型就是实体对象模型

B.所谓的ER模型就是实体关系模型

C.ER模型是建立设计数据库的唯一方法

D.实体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正确答案:B

第6题:

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阶段需将()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E-R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参考答案:A

第7题:

简述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参考答案:1)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对象,即关系数据模型。
2) 将转换来的关系模型向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 运用规范化理论对逻辑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第8题:

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有下列说法: 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 Ⅱ.在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当采用自上而下的ER设计时,首先设计局部ER图,然后合并各局部ER图,得到全局ER图 Ⅲ.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平台支持的关系表 Ⅳ.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一般需要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Ⅰ、Ⅲ和Ⅳ

B.Ⅰ

C.Ⅱ和Ⅲ

D.Ⅱ和Ⅳ


正确答案:B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步骤。每个步骤的设计活动按照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在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采用自下而上的ER设计,而不是自上而下。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平台支持的关系表是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工作。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是数据逻辑设计阶段的工作。

第9题:

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分为 ______。

A.收集和分析、建立E—R模型、数据库模式设计

B.模型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C.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D.设计、建立E—R模型和模式设计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假如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需要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概念设计

B.物理设计

C.逻辑设计

D.运行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步骤如下:从E-R图导出初始关系模式然后进行规范化处理,包括模式评价、优化模式、编写逻辑结构设计说明书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