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茶饮料(茶汤)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茶饮料(茶汤)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叙述清香型大曲酒清蒸二次清工艺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一)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高温润糁→蒸料→散冷→加大曲粉→拌匀→入缸发酵→蒸酒→头渣酒→出甑加量水→扬凉→
加曲→入缸发酵→蒸酒→二渣酒
↑↓
辅料酒糟
(二)粉碎(辊式粉碎机)
目的:使原辅料表面积增大,易糊化。
要求:1、经粉碎的高粱应呈4-6-8瓣。
2、其中能通过1.2㎜筛孔的细粉25-35%,4-6-8瓣占65-75%,整粒不超过0.3%
3、据气候变化,冬季细些,夏季粗些。利于发酵升温。
(三)高温润糁(润料):
作用:易于糊化,富集香味。果胶分解成甲醇,除C.H3OH。
操作:加水量:原料重量的55-65%,水温90℃(高,结
疙瘩,低,易淋浆)
堆心温度60℃,堆积20-24h,5-6h拌一次。
堆积期间,冬天可升温至42-45℃,夏季47-52℃
要求:润透,不淋浆,无干糁,无异味,无疙瘩,手搓成面,内无生心。
问题:变馊,酸败:不卫生,不按时翻拌,水温度低。
(四)蒸料:
作用:糊化,排杂,杀菌。
操作:蒸料前水煮沸→撒稻壳或谷壳→开大气门→加料(见气撒料,匀,平)→闷头浆(60℃,26-30%)→加大蒸气80分钟(98-99℃)→糊化(105℃)
要求:熟而不粘,内无生心,闻有糁香无邪杂味。
另外,可将辅料同时蒸30分钟,当天用完,不与其它混合。
(五)加水,扬凉
作用:1、降温2、颗粒分散。
操作:趁热挖出→堆成长方形→泼入冷水(30-40%)→通风凉渣机打散扬凉。
(六)加曲:
曲的作用:糖化、发酵、产香味。
加曲量:投料量的9-11%}大:升温快,易产酸,酪醇酒苦;小:发酵缓慢,醅子不易升温,曲大酒苦。
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3:3:4
加曲温度:冬季:温度低,发酵缓慢。夏季:品温高或翻拌久,易生酸。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28℃.
曲的粉碎度:大如豌豆,小如绿豆,能通过1.2㎜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
(七)大渣入缸发酵
缸距10-24㎝埋于泥土下与地面一平,忌用裂缝缸、旧缸。
1、入缸前:缸内缸盖清水洗净,并用0.4%花椒水洗刷缸,使缸有愉快气味。
2、入缸条件控制:温度、水分、酸度、淀粉含量。这里因为纯粮发酵,淀粉,酸度已基本确定,淀粉38%左右,酸度0.2左右,故只控制水分,温度。①水分53-54%,最高不超过54.5%。低了,升温快,酸度高。高了,口味寡淡,且影响蒸酒。②温度,与室温和地温有关。
根据山西中部酒厂实践一般:入窖后用谷壳或稻草、塑料密封并盖好缸盖。①9-10月11-14℃。②11月9-12℃③寒冷季节12-2月地温6-8℃,入温13-15℃.④3-4月8-12℃⑤5-6月、7-8月热季,入温尽量低,入温都在11-18℃,保证“清香纯正”之特点。
大渣发酵管理:主要控制发酵温度。做到适时顶火7-8天,适温顶火28-30℃最高不过32℃.并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规律。①前缓:发酵升温缓,防止产酸过多。②中挺:顶火温度能保持一段时间3天左右,发酵完全。③后缓落:每天0.5℃,1-12天隔天检查。
(八)出缸、蒸馏:
出缸操作:起出
蒸馏
蒸甑:1、桶身的形象、高度2、底锅(蒸汽管)3、云盖4、过汽管5、冷凝管6、篦子
操作:1、准备工作:(1)、换底锅水:水位距篦子50-60㎝.(2)起出酒醅撒稻壳。
2、拌料:加辅料18%左右。多,升温快,产酸多,杂味多,影响酒质。少,粘湿,上汽不均。
3、装甑:撒稻壳→开汽→装料。要求:(1)轻、松、薄、匀、平、准(2)见汽撒料。(3)材料两干一湿,蒸气两大一小。装甑时间:续渣法35-45分钟;清渣法50-60分钟。
4、盖云盖,连冷却管,密封。
5、蒸馏流酒:蒸馏,缓汽蒸馏,大汽追尾。流酒:速度1.5-3㎏每分钟为宜;温度25-30℃酱香多为35℃以上。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经验:看花摘酒。酒花:让流出的酒流入小的承接器内,激起的泡沫。大清花、二清花、小清花(绒花)、过花、油花满面。
(九)二渣发酵:
入缸发酵控制:温度,春秋冬22-28℃,夏18-23℃;淀粉,14-20%;水分58-62%加水应视大渣酒醅流酒多少而异,一般原则:多,底醅酸度不大,适当多加新水,反之,对二渣产酒不利。入缸温度视气候、淀粉、酸度灵活掌握。
总之,清蒸二次工艺,强调“养大渣,挤二渣”所谓“养大渣”:因大渣为纯粮发酵,入缸淀粉含量高38%,发酵极易生酸,故十分重视大渣酒醅不能生酸过多。所谓“挤二渣”,充分利用淀粉,尽量产出更多的酒。

第2题:

简述茶饮料(茶汤)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茶叶→浸提→过滤→调和→加热→灌装→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操作要点:防止氧化作用;生产用水必须用软水;出去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元素;浸提时间温度适宜;调和时加入抗氧化剂;

第3题:

酸法生产干酪素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参考答案:⑴原料乳脱脂
生产优质干酪素要求脱脂乳的含脂率应在0.03%以下,脱脂乳必须纯净、无机械杂质,其酸度不超过23°T。
⑵酸液制备
盐酸是干酪素的优良沉淀剂, 它能把沉淀于干酪素上的盐类除掉并形成可溶性盐, 从而减少了干酪素中灰分含量。
⑶ 脱脂乳加热至 40~44℃。
⑷加酸点制
在不断搅拌下徐徐加入稀盐酸,使酪蛋白形成柔软颗粒,加酸至乳清透明,所需时间不少于 3~5min,然后停止加酸,停止搅拌0.5min。开启搅拌机,第二次加酸应在10~15min内完成,加酸不可过急,边加酸边检查颗粒硬化情况。停止加酸后,继续搅拌0.5min。停止搅拌并静置沉淀5min,再放出乳清和干酪素。
⑸凝乳分离、洗涤和脱水
点制好的干酪素经沉淀后排出乳清。要用15~20℃的清水洗涤,干酪素的洗涤和脱水是在离心脱水机中进行的。成品干酪素的滴定酸度不超过 60°T为宜。
⑹湿干酪素粉碎和干燥
将粉碎的干酪素铺于布框或金属网(70~80目)上进行干燥。温度不要超过55℃,时间不应超过6h,干酪素水分含量应低于12%。
⑺筛选分级与包装贮藏
贮藏在通风、湿度不高于80%,温度10℃左右。

第4题:

简述小麦制粉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小麦的生产,首先要将所使用的原料小麦经过清理,调质,混配等准备工作,然后通过研磨,筛理,清粉,打麸,松粉等工序,形成制粉工艺的全过程。

第5题:

论述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土质、桩的规格、打桩方法;

第6题:

写出茶饮料的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茶饮料的工艺流程为:
茶叶→热浸提→过滤→茶浸提液→调配→过滤→加热灌装→密封→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第7题:

论述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落锤、蒸汽锤、柴油锤;液压锤;

第8题:

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配料—和面—熟化—压片—切条—干燥—切段—包装—成品
操作要点:
(1)和面:加水量飞和面时间、和面温度是影响挂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2)熟化:静态和较低温度下进行,一般15分钟。
(3)压片切条:直接压片和复合压片两种,使面片光滑、整齐、厚薄均匀。
(4)干燥:使面条达到一定的含水量。

第9题:

果蔬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一般是将果实原料经过预处理,榨汁或浸提、澄清和过滤、均质、脱氧、浓缩、成分调整、包装和杀菌制造而成。对于混浊果汁,则不经过澄清过滤。固体饮料,则需进行脱水干制等。操作要点:含果汁丰富的果实,压榨法。含汁液较少的果实,加水浸提。

第10题:

咖啡乳饮料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操作要点:
1.咖啡汁的提取:将咖啡豆或代用品经焙炒粉碎后用水作提取剂进行提取。提取通常在90~100℃的热水中进行,对抽提后的抽提液应马上冷却至常温,并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解的原料,然后进行脱酸处理。
2.糖的溶解:可采用碳酸饮料的糖液制备方法,为了保证成品咖啡饮料的稳定性,必须对糖液中可能引起产酸的嗜热细菌进行灭菌处理,一般采用紫外线杀菌机杀菌。
3.乳品的调制
4.调配:为了避免咖啡提取液同乳蛋白发生凝结现象,应考虑先在调配缸中加入定量的溶解水,待水温升至60℃时,先加入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钠与磷酸二钠的混合液,经搅拌均匀后再进行均质。使用脱酸咖啡汁,无需加碱中和酸度。
5.装填和杀菌:原料调配后经粗滤及均质处理,用板式热交换器加热至85~95℃,迅速密封。因本制品易起泡,故不应装填过满。为防止耐热性芽孢菌造成的牛奶咖啡饮料败坏,通常要进行中心温度达120℃、20min的杀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