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设计时,除尘系统并联支管的压力差不应超过()。

题目
单选题
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设计时,除尘系统并联支管的压力差不应超过()。
A

5%

B

10%

C

15%

D

2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要监测两个测点的温度差,需将两支热电偶(  )。

A. 正向串联
B. 反向串联
C. 正向并联
D. 反向并联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可知,要监测两个测点温度差,需将两支同型号热电偶反向串联连接。此时热电势等于接点温度分别为T1、T2和T2、T3的两支相同性质的热电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如题41图所示),即EAB(T1,T3)=EAB(T1,T2)+EAB(T2,T3)。

第2题:

下述关于除尘系统设计的规定,错误的是( )。

A.除尘系统的排风量,应按其全部同时工作的吸风点计算
B.风管的支管宜从主管的下面接出
C.风管的漏风率宜采用10%~15%
D.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

答案:A,B,D
解析:

第3题:

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是如何实现NO,NO的测定的

A、用两支装有同样吸收液的吸收管,中间串联一个氧化管,第一支吸收管为NO含量,第二支吸收管为NO转化成NO含量,两支管之和为NO含量

B、用两支装有同样吸收液的吸收管并联采样,一支管前加氧化管为NO转化成NO的含量,另一支管直接采样为NO含量,两管之和为NO含量

C、用两支装有同样吸收液的吸收管并联采样,一支管前加氧化管为NO转化成NO的含量,另一支管直接采样为NO含量,两管之差为NO含量

D、用一支吸收管和一支氧化管串联采样,吸收管采样为NO含量,氧化管上为NO

E、串联两支装有同样吸收液的吸收管,前管为NO含量,后管为NO含量,两者之和为


参考答案:A

第4题:

当并联支管的压力损失差超过有关规定时,进行压力平衡的方法不包括()

  • A、增加支管数量
  • B、增大排风量
  • C、调整支管管径
  • D、增加支管压力损失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管道系统正确的吹洗顺序是()。

A、支管→疏排管→主管
B、疏排管→支管→主管
C、主管→支管→疏排管
D、主管→疏排管→支管

答案:C
解析:
管道系统的吹洗顺序:按主管→支管→疏排管的顺序吹洗。

第6题:

一般送排风系统和,除尘通风系统的各个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有一定的要求,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一般送排风系统5%,除尘通风系统10%
B.一般送排风系统和除尘通风系统均为10%
C.一般送排风系统10%,除尘通风系统15%
D.一般送排风系统15%,除尘通风系统10%

答案:D
解析:

第7题:

达到室内供暖系统各并联环路间的水力平衡,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环路布置力求均匀对称,环路半径尽量大
B.减小供回水干管的管径和立管数量
C.增大末端设备的阻力特性
D.在立管或支环路上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答案:C,D
解析:

第8题:

两条并联的巷道,风阻大的()

A.阻力大

B.风速大

C.风量小

D.风量大


正确答案:C

第9题:

若并联管路在设计时未能视线阻力平衡,则在运行中会出现:()

  • A、各并联管路的阻力相同,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 B、各并联管路的阻力不相同,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 C、各并联管路的阻力不相同,流量达到设计要求
  • D、各并联管路的阻力和流量会与设计计算情况相同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对并联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计算,一般的通风系统要求两支管的压损差不超过(),除尘系统要求两支管的压损差不超过(),以保证实际运行中各支管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

  • A、20%;10%
  • B、10%;15%
  • C、15;10%
  • D、10%;20%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