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的成员甲对另一成员乙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双方随即进行了磋商,但没有成功。成员乙随即向DSB申请成立专家组。专家组审

题目
多选题
WTO的成员甲对另一成员乙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双方随即进行了磋商,但没有成功。成员乙随即向DSB申请成立专家组。专家组审理后作出报告,但成员甲对该报告向上诉机构上诉。DSB最后通过了修订后的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的报告,认为成员甲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要求其修改有关措施。但双方对该期限存在争议,甲提出仲裁请求。WTO总干事在与各方磋商后,成立了仲裁庭,对该案件进行了仲裁。就这一事实,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磋商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唯一必经程序

B

DSB的上诉案件通常由上诉机构7名成员中的3名组成合议庭审理,包括对最后报告的审查和讨论

C

DSB的上诉机构只审查专家组报告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专家组作出的法律解释

D

如果甲成员没能在仲裁确定的合理时间内修改有关措施,则经乙请求,双方应就补偿问题进行谈判。若谈判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乙可以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授权报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承担了比其他国家更为苛刻的条件。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即是其中一种。若WTO的某一成员国准备对中国的某特定产品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请问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专门针对中国产品实施,其条件要低于对一般保障措施的要求

B.只要中国产品进口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的增加数量或条件,足以对该成员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商造成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威胁,该成员即可要求与中国磋商

C.如果在发出磋商要求60日内,没有达成协议,则在制止或补救市场扰乱的限度内,受影响的成员可自主决定对该产品中止减让或限制进口

D.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如果认为进口成员采取的过渡期保障措施造成了对其市场的贸易转移,可以要求与中国和相关成员进行磋商。如果在发出磋商通知的60日内没有达成协议,要求磋商的成员可以就所涉产品中止减让或限制该产品从中国的进口


正确答案:C
[考点]过渡性保障措施
[答案及解析] C。《中国人世议定书》中,特别规定了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这一机制,专对中国产品实施,实施条件低于保障措施的要求。因此,A选项正确。在严重的情况下,这一规定有可能造成对中国出口的连锁反应,导致许多进口国同时对中国产品采取措施。
(1)磋商。根据议定书,如果中国产品进口到任何成员境内的增加数量或条件,足以对进口成员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商造成了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的威胁,受影响的成员可以要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达成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应据保障措施协议采取保障措施。因此,B选项正确。
(2)中国自己采取措施。如果在双边磋商中,双方一致认为中国产品的进口是市场扰乱的原因,并且有必要采取措施制止或补救市场干扰,中国政府应采取这样的措施。
(3)受影响的国家采取措施。如果在中国收到磋商要求60日内没有达成协议,则在制止或补救市场干扰的限度内,受影响的进口成员可以自由决定对该产品中止减让,或限制进口。如果进口成员根据进口的相对增加采取措施,该措施维持期限超过2年时,中国可以对该成员中止同等程度的减让或义务;如果进口成员根据绝对的增加采取措施,则在该措施维持超过3年时,中国可以中止同等程序的减让或义务。在紧急情况下,延迟采取措施可能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害,受影响的成员可以录取不超过200天的临时措施。因此,D选项正确。
(4)受贸易转移影响的其他国家采取措施。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成员,如果认为进口成员采取的过渡期保障措施造成了对其市场的贸易转移,可以要求与中国、相关成员进行磋商。如果在发出磋商通知的60日内没有达成协议,要求磋商的成员,可以对该产品中止减让或限制从中国的进口,其程度限于制止或救济该转移的必要程度。本题是两个时间不同,受中国产品进口影响的国家是在中国收到磋商请求60日内未达成一致可自行采取措施;受贸易转移的其他国家是在发出磋商通知的60 日内没有达成协议,即可采取措施。故C项错误。

第2题:

甲、乙两国均为WTO成员国。甲国对来自乙国的香水征收20%的消费税,但仅对本国的同类香水征收10%的消费税。为此,乙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依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国生产该类香水的企业可以甲国违反国民待遇为由起诉甲国
B.专家组审查范围应与甲、乙两国磋商的范围保持一致
C.相关争端解决报告如超过半数反对,该报告不可通过
D.如甲国败诉且拒不执行裁决,乙国可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授权对甲国采取报复措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WTO国民待遇和争端解决机制相关规则。A错误。WTO的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是国家间争端,企业无权在WTO起诉国家。B错误。按照《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磋商是申请设立专家组的前提条件,但磋商范围与专家组审理范围无必然对应关系。C错误。争端解决机构采取“反向一致”原则进行投票,即要使某一争端解决报告不通过,必须全体均不通过。仅有半数反对,该报告仍可通过。D正确。按照《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如败诉方在合理期限内没有执行裁决,胜诉一方可以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授权报复。

第3题:

甲、乙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乙称甲关于影像制品的进口管制违反国民待遇原则,为此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并经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审理。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磋商阶段达成的谅解协议,可被用于后续争端解决审理 B.专家组可对未在申请书中指明的诉求予以审查 C.上诉机构可将案件发回专家组重审 D.上诉案件由上诉机构7名成员中3人组成上诉庭审理


正确答案:D
暂无

第4题:

甲乙两国均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乙国称甲国实施的保障措施违反了非歧视原则,并将争端提交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乙国没有提出的主张,专家组可依职权对其进行审查裁决
B、上诉案件由上诉机构7名成员中的3人组成上诉庭审理
C、上诉机构仅可就法律问题进行审查,且不能发回重审
D、若甲国拒绝执行上诉机构的裁决,乙国也不能向争端解决机构上诉

答案:A
解析:
专家组仅可就申请书中指明的诉求予以审查,A错误。上诉机构是常设机构,负责对被提起上诉的专家组报告中的法律问题和专家组进行的法律解释进行审查,上诉机构有7名成员组成,上诉案件由其中的3名组成上诉庭审理。上诉机构可以维持、变更或撤销专家组的法律裁决和结论,但是无权发回重审,所以B、C正确。若甲国拒绝执行上诉机构的裁决,乙国可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授权报复,但是不能上诉,D正确。本题应选A。

第5题:

共用题干

WTO的一成员甲对另一成员乙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双方随即进行了磋商,但没有就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成员乙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请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报告,但成员甲对专家组报告不服,又向DSB的上诉机构提出上诉。DSB最后通过了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的解决争端报告,裁定成员甲违反WTO协议,限定其在6个月内修改有关措施。但双方对裁定的期限存在争议,成员甲提出仲裁请求,WTO总干事在与各方磋商后,任命了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对该案件进行了仲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SB的专家组是常设机构,双方对专家组成员不能达成一致时,由WTO总干事任命
B、DSB的上诉案件通常由上诉机构7名成员中的3名组成合议庭审理,包括对最后报告的审查、讨论
C、DSB的上诉机构只审查专家组报告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专家组做出的法律解释
D、仲裁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必经程序

答案:C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包括磋商、专家组审理、上诉机构审理、裁决的执行及监督。除基本程序外,在当事方自愿的基础上,也可采用仲裁、斡旋、调解和调停等方式解决争端。


A项错误,专家组为非常设机构;B项错误,上诉庭的最后报告由上诉机构集体审查、讨论;D项错误,有关履行裁定和建议的合理期限争议,可以根据DSU第23条的规定诉诸仲裁解决;如果被诉方认为申诉方拟采取的报复措施与其受损的程度不一致,可以根据DSU第22条第6款的规定诉诸仲裁,所以仲裁不是必经程序。


在争端解决机构的上诉审查程序中,在专家组报告发布后的60天内,任何争端方都可以向上诉机构提出上诉。上诉机构只审查专家组报告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专家组作出的司法解释,上诉机构并不审理事实问题。上诉机构可以推翻、修改或者撤销专家组的调查结果和结论。上诉机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当事方应接受,除非争端解决机构一致反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C、D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议》的规定,双方协商、成立专家组、上诉机构的审查均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方式,而上诉机构没有对争端进行调解的义务,调解也不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方式的必经程序,故本题应选D项。

第6题:

WT0的一成员甲对另一成员乙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双方随即进行了磋商,但没有就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成员乙向WT0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请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报告,但成员甲对专家组报告不服,又向DSB的上诉机构提出上诉。DSB最后通过了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的解决争端报告,裁定成员甲违反WT0协议,限定其在6个月内修改有关措施。但双方对裁定的期限存在争议,成员甲提出仲裁请求,WT0总干事在与各方磋商后,任命了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对该案件进行了仲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DSB的专家组是常设机构,双方对专家组成远不能达成一致时,由WT0总干事任命

B.DSB的上诉案件通常由上诉机构7名成员中的3名组成合议庭审理,包括对最后报告的审查、讨论

C.DSB的上诉机构只审查专家组报告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专家组作出的法律解释

D.仲裁为WT0争端解决机制的必经程序


正确答案:C
【考点】WT0的争端解决程序
【解析】A错,专家组为非常设机构;B错,上诉庭的最后报告由上诉机构集体审查、讨论;D错,有关履行裁定和建议的合理期限争议,可以根据DSU第23条诉诸仲裁解决;如果被诉方认为申诉方拟采取的报复措施与其受损的程度不一致,可以根据DSU第22条第6款诉诸仲裁,所以仲裁不是必经程序。

第7题:

甲乙丙国均为WTO的成员,当甲国面临政策评审机制时,乙国对甲国限制外国银行业进入甲国的措施提出了意见,丙国对甲国鼓励国产化的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意见,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政策评审的结果对甲成员具有约束力,成员必须依此作出改进,否则会受到处罚
B.甲成员不改进相关措施将会受到指控
C.政策审议的结果对甲成员没有约束力
D.甲成员如乙两两成员异议的措施不作出改进,很可能被其利用争端解决机制提出指控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本题涉及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评审结果的效力。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政策的评审结果和提出的建议对被评审的成员没有约束力,但被评审的成员如果不作出改进,则很可能被其他成员利用争端解决程序提出指控,应选CD。

第8题:

甲乙两国均为WT0 成员,乙国以甲国的保障措施违反非歧视原则为由将争端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国在实施保障措施时有权采用歧视原则

B.争端解决机构在表决时采用“正向一致”的原则

C.若专家组审查中乙国败诉,则可向上诉机构上诉,上诉机构只进行法律审

D.若甲国败诉后拒绝履行,则乙国可申请授权报复


正确答案:CD
【答案】C、D
【详解】甲国在采取保障措施是不得违反“不歧视”原则,即“只对事不对人”,当决定对某种商品实施保障措施时,所有和甲国开展此种商品进出口买卖的伙伴国都要承受高关税等不利后果。所以A错误。争端解决机构在表决时采用的是“反向一致”,即大家都反对才不通过,只要有一国不反对即可通过(速度快、效率高,体现对大国的尊重)。所以B错误。当事国在专家组审中败诉可向上诉机构上诉,上诉机构只进行法律审,相信专家组在“一审”中已经查明真相,只是法律适用不当而已。所以C正确。当事国败诉后若拒不履行WTO裁定,则胜诉方可向组织申请授权报复,将争议商品的关税提高以弥补自己损失。所以D正确。
【相关知识点梳理】详看解析

第9题:

甲、乙、丙三国均为WTO成员国,甲国给予乙国进口丝束的配额,但没有给予丙国配额,而甲国又是国际上为数不多消费丝束产品的国家。为此,丙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依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

A.丙国生产丝束的企业可以甲国违反最惠国待遇为由起诉甲国
B.甲、丙两国在成立专家组之前必须经过“充分性”的磋商
C.除非争端解决机构一致不通过相关争端解决报告,该报告即可通过
D.如甲国败诉且拒不执行裁决,丙国可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授权对甲国采取报复措施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WTO争端解决制度。A项,WTO争端解决机构只受理成员国之间的争端,其成员是各国政府和单独关税区政府(如港澳台)。丙国生产丝束的企业故不能在WTO起诉。A错误。
B项,磋商是申请设立专家组的前提条件,但磋商严格的时限性使得磋商的充分性与设立专家组的申请没有关系,B错误;
C项,争端解决机构通过报告,适用反向协商一致原则,即只要有一票赞成即可通过,C正确;
D项,若争端当事国不执行专家组或上诉机构报告,另一方可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授权报复,D正确。

第10题:

甲乙两国均为WTO成员,乙国以甲国的保障措施违反非歧视原则为由将争端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在实施保障措施时有权采用歧视原则
B.争端解决机构在表决时采用“正向一致”的原则
C.若专家组审查中乙国败诉,则可向上诉机构上诉,上诉机构只进行法律审
D.若甲国败诉后拒绝履行,则乙国可申请授权报复


答案:C,D
解析:
C、D
考点:WTO 争端解决机制
讲解:甲国在采取保障措施是不得违反“不歧视”原则,即“只对事不对人”,当决定对某种商品实施保障措施时,所有和甲国开展此种商品进出口买卖的伙伴国都要承受高关税等不利后果。所以A错误。争端解决机构在表决时采用的是“反向一致”,即大家都反对才不通过,只要有一国不反对即可通过(速度快、效率高,体现对大国的尊重)。所以B错误。当事国在专家组审中败诉可向上诉机构上诉,上诉机构只进行法律审,相信专家组在“一审”中已经查明真相,只是法律适用不当而已。所以C正确。当事国败诉后若拒不履行WTO裁定,则胜诉方可向组织申请授权报复,将争议商品的关税提高以弥补自己损失。所以D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