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案例简介:方先生的A车向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不计免赔险,在保险期限内的某一天,方先生发现车辆停放时不知道被谁的车给撞了,该车经定损修理费为5000元。方先生认为自己的车已经投保,保险公司应该给予足额赔偿。保险公司该如何理赔?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某企业自用货车投保了行业示范条款的车辆损失险、三者责任险和车上人员责任险,并附加了车上货物责任险。在运输货物通过一桥洞时,因装载超高,货物与桥洞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桥梁、货物损坏和司机受伤,依照条款保险公司可以对( )进行赔偿。
A、车辆
B、桥梁
C、货物
D、司机
第4题:
李某将其所有的"宝来"车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车辆损失险和赔偿限额为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孙某将其所有的"奥迪"车向B保险公司投保了赔偿限额为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期间内,李某驾驶的"宝来"车与孙某驾驶的"奥迪"车相撞,造成造成交通事故,导致"宝来"车辆财产损失8万元,人员受伤医疗费用30万元以及车上货物损失14万元;"奥迪"车辆损失30万元,医疗费用4万元以及车上货物损失10万元.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宝来"车主负主要责任,为80%;"奥迪"车主负次要责任,为20%,按照保险公司免赔规定:负主要责任免赔15%,负次要责任免赔5%,请问:A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第5题:
有两辆分别属于不同公司的汽车甲车和乙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相撞。事故导致甲车车辆损失15000元,车上货物损失20000元;乙车车辆损失2000元,车上货物损失8000元。交通管理部门裁定甲车负主要责任,承担经济损失80%;乙车负次要责任,承担经济损失20%。甲车在A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乙车在B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在不考虑免赔率的情况下,请计算A、B保险公司各应赔偿多少?
第6题:
案例简介:被保险人蔡某驾驶投保交强险、车辆损失险10万元的自用车辆,在偏僻的山区出险,经向95518报案后,保险公司超过了48小时也没有派出查勘定损人员查勘、定损。蔡某在无奈之下,自己就把车辆自行拉到修理厂修理,并对受损的部位和换件进行拍照。车辆修复后,蔡某拿着修理发票和照片到保险公司索赔,请问保险公司应如何理赔?
第7题:
甲车投保车辆损失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其中,车辆损失险的保险金额按投保时的实际价值确定为30万元,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为5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每次事故的最高赔偿限额为10万元;乙车也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及第三者责任险,车辆损失险按新车购置价确定保险金额为3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每次事故的最高赔偿限额为20万元,两车均投保了交强险。保险期间发生两车碰撞事故,甲车损失后实际修复费用为5万元,伤一人,发生医疗费用合计8000元;乙车损失后实际修复费用为6万元,事故中1人当场死亡,死亡补偿合计280 000元。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裁定,甲车负70%的责任,乙车负30%的责任,根据《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的规定,甲车免赔10%,乙车免赔5%。计算:甲、乙两车的保险人交强险和车辆损失险各应承担多少赔款?
第8题:
王某将车借给朋友张某,张某以王某欠款为由,将车辆据为己有并失去联系,王某为该车投保了车损险、盗抢险,保险公司对王某车辆损失是否赔付?
第9题:
王先生听朋友介绍,在投保车险时,如果按照家庭自用性质投保比按照营业性质投保,保费要低很多,于是他将自己用于陪练用途的爱车,以家庭自用性质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商业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承保后,发现了实际情况,保险公司以王先生故意未履如实告知义务,通知客户解除保险合同。( )
第10题:
某保险公司接待了一位前来投保的客户李某,该客户欲将一辆捷达轿车投保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和盗抢险,并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和车辆的行驶证。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验证时发现,行驶证上载明的车辆所有人并非李某本人,而是另一个人张某。李某解释说,车主张某是自己的朋友,由于刚买了新车,便将原来的旧捷达车长期借给自己使用,便言明一切费用由李某自己承担。为此,李某害怕车子出事,不好向朋友交代,便前来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了解情况后,以李某“不是车辆所有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告知李某拒绝承保。 投保人与原车主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