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总之,在文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这就是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

第2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正确答案: (1)首先,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能依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意志去衡量对象和进行生产。这是创作主体之所以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和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原因。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要反映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即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某个事物,我们称之为“具体客体”,那么,文学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主体就必须能动地选择“具体客体”作为反映对象,例如鲁迅主要选择“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为“具体客体”。其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在这个过程中,客体被主体重新塑造,受到主体心灵的“洗礼”,而转化为表征一定意义的客观形式,转化为一种有意味的生动符号。就是说,通过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按照作家“内在的尺度”即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将生活客体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品。
(2)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例如创作主体选择何种具体客体为反映对象,就不仅仅取决于主体“内在的尺度”,也取决于外部“种的尺度”,即客体的尺度,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有时主体甚至因为客体的制约和影响而改变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体化”了。总之,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第3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包括精神生产活动都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即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实践活动。对于抒情性文学作品的创作来说,主客体双向建构就是中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情景交融”心目相取“。也就是心中之情与眼中之景相合,相交融的过程。对于叙事性作品的创作来说,创作主体首先要受到作为创作客体,或描写对象的社会生活的影响,产生一定的思想情感向,这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但同时,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也不再是纯粹的客观存在,而是带上了鲜明的主体色彩。

第4题: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的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

第5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


正确答案: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创作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第6题:

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


正确答案: 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自然说、情感说、原始意象说与社会生活说;文学创造的主体说包括摹仿说、移情说、集体说与特殊的艺术生产说。

第7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客体条件?


正确答案: 文学接受的客体条件要满足三个条件: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复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第8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正确答案: 首先,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产品。然而,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如果作家完全是被动的,或成为自然的奴隶,或他的活动完全从属于别人,那么,他就是“自身的丧失”,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文艺理论史上那种把文学主体归结为单纯的“模仿者”的观点,其根本缺陷就在这里。因此,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其次,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文学创造的过程必然包含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评价。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是一种观念活动,但与科学认识不同,他主要通过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包括物质客体和观念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艺术创造的主体与其他创造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这里。再次,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文学创造的主体作为艺术生产者、审美者,既是具体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个体,是具体的社会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文学联合行动的主体都是具体的个体。这里的“个体”固然首先指在文学创造中的作家、诗人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单个人”,但还包含着深一层的意义,即指文学活动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必然都是个体的活动。否定作家、诗人的个体性,也就否定了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人又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我们既不能抹煞人的个体存在,又不能把个别的人从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变成超现实、超历史的抽象物,而应该从社会和社会关系中来理解人的个体存在,实际上,任何个别的作家、诗人不可能是生活在社会和一定社会关系之外的孤立的个体,他们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和评价以及运用文学语言反映生活的技艺、风格,都受到时代精神、社会意识、公共心理、民族特性、阶级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总之,作为文学创造的主体,任何作家、诗人都是具体社会生命、社会灵魂的“单个人”,或者说,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社会人。

第9题:

简述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正确答案: 一方面,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另一方面,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即客体使主体“客体化”。

第10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主客体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审美价值关系,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家首先是审美者,是审美价值的评价者和创造者,而客体(包括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或两者的统一)首先是作为主体的审美评价对象,作为审美的价值客体。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其特征如下:
(1)首先,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在文学创造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对于那些与人的情感不相干的客体,作家是不会去关心它的,一旦客体与主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于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于是一江春水,寄托着人生几多愁,几竿修竹,看似有情有爱也有乐。„„这就是情感体验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2)其次,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是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并始终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不粉碎客体的个别形式,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所以,创作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始终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而作为主客体统一产物的艺术作品也必然呈现为一种具体生动的形象,所以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是以感性真理为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