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师在与一位数据输入人员进行面谈时,讨论了用于追踪职员培训要求和遵循情况的计算机化系统。内部审计师确认这一系统存在

题目
单选题
内部审计师在与一位数据输入人员进行面谈时,讨论了用于追踪职员培训要求和遵循情况的计算机化系统。内部审计师确认这一系统存在潜在的重要缺陷。内部审计师应该()
A

不直接或间接提到这个缺陷,以免使该职员感到不舒服

B

提出间接问题,帮助获得与这个潜在缺陷有关的更多真实信息

C

向职员询问关于该缺陷的问题,并立即决定是否应该就该观察进行沟通

D

确定该缺陷是否确实存在后,进行第二次面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作为评估安全管理项目这一业务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师与负责编写、发布和维护安全程序的人员进行了面谈。尽管内部审计师主要的兴趣是确认保证程序正在被应用于控制,但是该人员有很多信息,并且似乎愿意把其中的大部分告诉内部审计师。为确保不会遗漏重要信息,内部审计师应当:( )

A.记录下该人员所讲的一切如果内部审计师不能跟上速度,可以要求暂停,然后跟上在面谈之后,内部审计师仔细检查整个记录并且有信心发现关键信息
B.录下谈话,过后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C.不从大量信息中进行挑选重新就此话题访问该人员的上级,那时再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
D.在谈话过程中,努力预期如何切入主要兴趣所在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在记录访谈对象所讲的一切时很有可能错过重点。B不正确,记录整个面谈是无效的。C不正确,这种程序对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种浪费,而且内部审计师还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信息。D正确。预期是内部审计师为了在广泛讨论中抓住中心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假定内部审计师已经做了一些准备性工作并且准备仔细倾听。由于积极的倾听者能够以比大多数人说话更快的速度处理信息,因而可以预期。这样,倾听者有时间分析信息和判断哪些是最重要的。

第2题:

在确认业务中,内部审计师应该进行后续追踪以确定对业务发现采取了恰当的纠正措施。为这个目标,内部审计师应该:

A.与外部审计师紧密合作
B.按审计委员会希望的那样受指导
C.限制内部审计师进行后续追踪,从业务客户处取得已采取恰当纠正措施的书面函证
D.进行所需的现场测试,对已采取纠正措施的状况提供保证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对业务发现的后续追踪是内部审计师的职责。B.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必须后续追踪业务发现。C.不正确,为确保已采取纠正措施并取得理想的结果,需要开展后续追踪业务,而不仅仅是向客户函证。D.正确。内部审计师应确认已经采取有关纠正措施并正在达到期望的结果,或者确认管理高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所报告的发现不采取纠正措施而产生的风险。为取得充分的保证,可以要求后续追踪业务。

第3题:

某审计师在进行初步调查中,采用内部控制调查问卷的方法。随后内部审计师就调查问卷的回复情况与管理层进行面谈,那么该内部审计师进行面谈的最佳理由是:

A.面谈是使管理层了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
B.面谈是将信息提升至客观证据层次的最佳方式
C.面谈可以节省审计成本,并且高效的进行沟通
D.面谈可以帮助内部审计师获得改进内部控制的机会,进一步探索有希望发现问题的领域

答案:D
解析:
采用调查问卷得到的信息比较客观广泛,就这些调查得到的信息与管理层沟通可以增加内部审计师改进内部控制的机会,并进一步探索有希望发现问题的领域。

第4题:

为获得有关犯罪活动的信息,在与职员面谈时,以下哪项技术是内部审计师应该避免的?

A.为保密,只有该审计师与职员进行面谈。
B.除了要澄清事实以外,内部审计师不应该打断接受面谈的人的谈话。
C.面谈者不应该以一种威胁的方式实施面谈。
D.面谈者应该利用一些与在其他情况下使用的方法相似的方法。

答案:A
解析:
A正确。由于在可能涉及犯罪活动的场合下进行面谈,要顾虑法律后果,所以内部审计师应该注意不要损害接受面谈者的权利。要有两个人共同参与面谈,其中一人作为证人。但是,鉴于缺乏犯罪讯问的经验,内部审计师应该允许安全专家参与面谈。B不正确。因为内部审计师应该努力争取接受面谈者的信任。如果经常打断接受打断接受面谈的人的谈话,他们会隐藏观点或者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C不正确。如果面谈者采取威胁的方式,接受面谈者就不会回答问题。D不正确。这是涉及舞弊调查的面谈,是一种特殊的面谈。如果面谈者在面谈过程中应用了一般面谈方法,可以使面谈对象保持一种舒适的状态,这样才能产生和中高效率的面谈氛围。

第5题:

在确认业务中,内部审计师应该进行后续追踪以确定对业务发现采取了恰当的纠正措施。为这个目标,内部审计师应该:( )

A.与外部审计师紧密地合作
B.按审计委员会所希望的那样受指导
C.限制内部审计师后续追踪从业务客户处取得已采取恰当纠正措施的书面函证
D.进行所需的现场测试,对已采取纠正措施的状况提供保证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对业务发现的后续追踪是内部审计师的职责。B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必须后续追踪业务发现。C不正确,为确保已采取纠正措施并取得理想的结果,需要开展后续追踪业务,而不仅仅是向客户函证。D正确。内部审计师应确认已经采取有关纠正措施并正在达到期望的结果,或者确认管理高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所报告的发现不采取纠正措施而产生的风险。为取得充分的保证,可以要求后续追踪业务。

第6题:

通过与数据录入人员面谈,内部审计师识别出该系统中存在重大缺陷。审计师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避免再涉及该缺陷。
B.询问非直接问题以明确更多与之相关的真实信息。
C.与录入人员讨论该缺陷,以及时明确是否报告该发现。
D.计划进行第二次面谈,并通过其他方法确定该缺陷是否真实存在。

答案:B
解析:
A、不正确。审计师有义务取得信息。除非该项控制薄弱环节威胁到公司安全,否则内部审计师不应简单地回避问题。B、正确。间接问题可以让审计师在获取某些信息的同时,不会使职员有被告的感觉。C、不正确。职员不可能向审计师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审计师据此决定是否应立即报告此信息。D、不正确。这有可能是一种无效方法。审计师可从面谈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与那些可能有额外信息的人会谈,且仅在需要澄清有关该职员职责的某些特殊事情时才重新找该职员谈话。

第7题:

内部审计师在同一位数据输入人员面谈时,讨论了用于追踪员工培训要求和遵循情况的计算机系统。审计师识别出该系统可能存在重大的薄弱环节。审计师应该( )。

A.不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到这个薄弱环节,避免数据输入人员感到不适
B.间接地提出问题,以获取这个潜在的薄弱环节有关的更多事实信息
C.向数据输入人员询问这个薄弱环节,并确定是否应立即报告这个发现
D.在确定这个薄弱环节是否确实存在后,进行第二次面谈

答案:B
解析:
B间接地提出问题可以使审计师在不令数据输入人员感到受指责的情况下获取某些信息。一个感觉轻松愉快和没有受到威胁的访谈对象更有可能采取合作的态度。选项A不正确,内部审计师有责任取得信息。除非这个薄弱环节不会损害到公司的安全,否则审计师就不应该简单地回避这个问题。答案C不正确,虽然审计师认为系统存在薄弱环节,但该数据输入人员不可能拥有充分的知识来确定是否立即报告这个发现。答案D不正确,第二次面谈很有可能是无效的方法。内部审计师应该从这次面谈中了解到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同那些知道其他信息的人交谈,以及第二次去找这位员工只有在有必要澄清数据输入人员责任方面才需要。

第8题:

某内部审计师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为了测试是否存在高估的情况,内部审计师在确定抽样计划时,确定了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和置信水平,在此基础下,内部审计师确定了样本量。则内部审计师最有可能采用的抽样计划是:

A.停—走抽样
B.发现抽样
C.属性抽样
D.货币单位抽样

答案:D
解析:
这里需要对重要性数额进行量化,而货币单位抽样是唯一可以量化的方法。

第9题:

某内部审计师在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时估计内部控制可能存在漏洞,那么该内部审计师接下来应该:

A.将这一漏洞与管理层进行沟通
B.扩大审计范围
C.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一缺陷
D.绘制内部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答案:B
解析:
在初步调查分析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时,应该扩大审计的工作范围以确定问题的真实情况。

第10题:

内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被告知他所审计的业务正发生舞弊,但不明确舞弊所涉及的具体种类和相关人员。内部审计师怀疑几个领域都可能发生舞弊,那么他应该:

A.对交易金额较大的领域进行实质性测试
B.将分析程序用于可能受到舞弊活动影响的领域
C.与职员进行面谈,通过观察的职员的谈话表现确认舞弊行为
D.对敏感的部门进行详细审查

答案:B
解析:
分析程序,能够对各种财务和经营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种比较和分析程序能提供明确的证据来证明经营和财务数据是否合理计领域。所发现的异常情况,能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更详细的审计程序来审查。所以B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