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天坛的象征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天坛的象征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天坛的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1)天坛内外宫墙的平面展现的北圆南方的形式,象征中国古代宇宙中的天圆地方的观念
(2)天坛主要建筑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及其皇穹宇外的围垣,都采用圆形的平面,同样体现了“天”的象征意义
(3)祈年殿三重屋檐,祈谷坛与圜丘坛采用三层坛台,数字“三”是中国古代天数的基本数
(4)青瓦象征天的意义
(5)中央的四根立柱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

第2题:

简述深衣的特点以及缝制的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体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应,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侧,垂直的背缝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事要公平。

第3题:

简述“十二纹章”的各种图案名称及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取其文丽”;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


第4题:

简述北京天坛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特点。


正确答案: 规划布局:
1.背面墙为圆形,南面墙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2.分为两组祭坛,圜丘和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附属建筑。
3.正门在西面,其余均不设门。
4.中轴线布局。
5.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地位上对比:附属建筑原理主。
6.主体建筑与环境,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除建筑外,遍地柏木,使建筑隐于绿色之中。
建筑设计特点:
1.形的象征:圆形的围墙,祭坛,建筑。
2.色的象征:上层蓝色琉璃屋顶象征天,下层绿色松柏象征万物。
3.数的特征:以阳数象征天。
祈年殿:
1.平面为正方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外墙柱12根
2.依据原型:古代祭祀建筑—明堂
3.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柱枋隔扇为朱红色,三重青色琉璃,瓦檐,色典纯净,造型注重典雅。
圜丘:
1.坛三层。
2.四周绕以平面和方形墙个各一重,高度不过一米余。

第5题:

简述天坛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①天坛沿用早期天圆地方的认识观念。平面内外墙垣的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强化了单体的圆形重复使用。如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皆为圆形,形成完美和谐的天的概念;
③数字的讲究。如寰丘为祭天的,它的层数、铺地、栏杆等都与阳数(奇数)有关,而祈年殿为祈谷,内外三层柱子分别代表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之意; 
④色彩成功运用。祈年殿三层青色琉璃瓦顶,格外安定宁静; 
⑤天坛的布局强调轴线的串联,在轴线上反复用圆;
⑥通过对比,突出了趣味:方与圆的对比,高耸的建筑与低矮的墙对比;狭长的道路与开阔的空间对比;
⑦天坛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建筑只占了总面积的1/20,但很好地控制着环境,其余的用松柏等常青树强调了洞天;
⑧抛开室内环境做法,采用了开放性建筑。如寰丘、丹陛大道。祈年殿周围的平台等等,直接和天发生关系,而轴线上的建筑位于高台地上,产生崇高感。
总的来说,天坛是一个情理相依,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典范,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观,情理强调平衡。

第6题:

简述商品的象征意义表现。


正确答案:商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表个人身份,可以显示个人的财富、地位、成就;商品作为礼品时,表示一种感情和心情,可以表达人际关系;在流行性购买行为中,流行商品可以反映消费者的情绪和追求,显示消费者与时代同呼吸的特质。

第7题:

简述佛教八宝、道家八宝、民间八宝的象征意义及其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佛家八宝:法螺—妙音吉祥,法轮—佛法永存,宝伞—慈护众生,白盖—庄严佛士,莲花—纯洁无染,宝瓶—福智圆满,双鱼—清净解脱,盘长—贯通自如
道家八宝:道家八仙所持的八件宝物,汉钟离的扇,吕洞宾的剑,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拍板,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渔鼓,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莲花
民间八仙:灵芝—延年益寿,松—长寿,鹤—高雅,纯洁,长寿,龙门—仕途顺利,功名有望,荷盒—天配良缘,百年和合,玉鱼—夫妻恩爱,子孙兴旺,富足常乐,鼓板—生活有序,无灾无难,磬—合家和睦,共享天伦之乐
共同特点:象征吉祥如意

第8题:

天坛的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1)天坛内外宫墙的平面展现的北圆南方的形式,象征中国古代宇宙中的天圆地方的观念。
(2)天坛主要建筑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及其皇穹宇外的围垣,都采用圆形的平面,同样体现了“天”的象征意义
(3)祈年殿三重屋檐,祈谷坛与圜丘坛采用三层坛台,数字“三”是中国古代天数的基本数。
(4)青瓦象征天的意义。
(5)中央的四根立柱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

第9题:

试以天坛建筑群为例,简述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成就。


正确答案: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场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明清北京城外城,全城中轴线的左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嘉靖年间增建,清代有加以扩建。占地4000亩,两层垣墙构成内坛、外坛两部分,内外坛墙北部呈半圆形,南部为方形;北高南低,表示“天圆地方”。坛内建筑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
1.祭天圜丘及其附属建筑—内坛南部;
2.祈年殿(祈谷殿)为主及附属建筑—内坛北部;
3.斋宫(皇帝祭天前夕居住持斋之所—内坛西部;
4.牺牲所、神乐署—外坛西侧。
其单体建筑有:
1.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十四年扩建,祭天之所;
2.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供奉“昊天上帝”的牌位;
3.回音壁:皇穹宇圆形墙壁;
4.祈年殿:建于永乐十八年,初为大祀殿。嘉靖改建降为大享殿(祈谷殿);
5、斋宫:建于永乐十八年,面积4万平米,正殿—无梁殿;
6、丹陛桥:连接两组重要建筑的中轴线,南低北高。

第10题: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普希金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战斗性,充满了作者抨击暴政、酷爱自由的主题思想。
《致大海》正是作者屡遭流放囚禁的愤懑不平之作。
“大海”在诗中成为自由的象征。诗人歌咏大海是同他对专制政治的愤懑反抗分不开的,也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反专制的革命情绪的集中体现。
全诗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由,忠于理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