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甲到公证处声称:“我和孙乙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关系,我弟弟在10个月前死亡,并且丧事全是我料理的。他留有存款2万元,请帮我

题目
问答题
孙甲到公证处声称:“我和孙乙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关系,我弟弟在10个月前死亡,并且丧事全是我料理的。他留有存款2万元,请帮我办理继承权公证。”陪同孙甲一起来的居委会干部证实了该情况。经查,孙乙是其父之妾王某所生,孙乙3岁时生母死亡,由其父和陈某(其父之妻)共同抚养并供其上学直至工作。其父于1986年死亡,陈某仍然健在,居住在S城市。孙乙生前未婚,也没有其他亲属。如果你是本案的公证员,如何办理此项公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以下条件中符合法律要求的是( )。

A.如果你在去年的收入达到了20万元,我就把房子卖给你

B.如果乙电视机厂承担产品责任,甲宾馆就购买乙电视机厂的产品

C.如果你帮我把甲打了,我就把钱借给你

D.如果我今年年底出国,我就把房子卖给你


正确答案:D
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要求是:未来性、或然性、意定性、合法性、特定的目的性。只有同时符合这五个要求的条件才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条件。在本题中,A为过去的条件,B为法定条件,C为非法条件,都是错误的,只有D是正确答案。

第2题:

甲对乙声称:“我正在考虑卖掉家中祖传的一幅字画,价值20万元”,乙立即向甲表示:“我愿意以20万元价格购买此幅字画”。此阿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表示构成要约

B、乙对甲的表示构成承诺

C、甲对乙的表示构成承诺

D、乙对甲的表示构成要约


参考答案:D

第3题:

孙某的儿子孙甲先于孙某死亡,下列哪些人有代位继承权?( )

A、孙甲的配偶

B、孙甲的儿子

C、孙甲的姐姐

D、孙甲的弟弟


参考答案:B

第4题:

今天给一个清洁阿姨算工资他是从10月24号过来开始打扫的,每星期三次,到12月10日,我给她算的是500老板说我算错了,他说应该是350元!请大家帮我看下:阿姨一共打扫了20次,我是按次数给阿姨算的,是我算错了吗?


老板都说你算错了,你肯定错了,按次数是不对的18,19次都有可能。

第5题:

()、乙()、丙()、丁()、戊()五个人有亲戚关系,其中凡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总说真话;凡只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所说的话真假交替;凡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的人总说假话。他们各说了以下的话: 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儿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姐妹,丙是我的母亲,戊是甲的姐妹。丙:我没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儿子,甲有一个儿子。 丁:我没有儿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儿。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能够推出下面为真的一项是(   )

A.甲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妻子

B.乙说的真假交替,他的母亲是戊

C.丁说的是假话,她是甲的姐妹

D.戊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姐妹

 


 A  

[详细解答此题用假设反证法,每人都说了三句话,并且只有丙与丁说的第一句话含有否定句,因此,就从丙、丁的第一句话入手。对每句话来说只可能有两种情况,即或真或假。第一种 情况,假如丙说的第一句话为真。即丙的确没有兄弟姐妹,据条件可知她不可能都说真话,因此,丙的话只能是真假交替,即第二句话必为假,第三句话必为真。第二种情况,假设丙说的第 一句话为假,则说明她有兄弟姐妹。既然丙说的话有了一句假话且她有兄弟姐妹,因此她说的 话也只能是真假交替,则第二句为真,即她有儿子,如此丙就既有兄弟姐妹,又有儿子,因此她 所说的话就都应为真话,这就与“假设丙说的第一句话为假”矛盾,所以第二种情况就不可能, 由此可知丙说的话只能是第一种情况,即“真假真”,故甲有一个儿子。用同样的方法,可知丁 的话也只能是“真假真”,由此得出“甲是丁的兄弟”,这就可推知,甲有丁这个姐妹,前面已知甲 有个儿子,所以甲总说真话,故选A

 

第6题:

以下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甲对好朋友王某说,赵某做事太绝了,我得找人弄瞎他一只眼

B.乙在博客中写道,孙某对我太损了,我得想办法把他弄死

C.丙对老师不满,扬言说要放火把学校烧掉

D.丁受雇杀人,在商店购买了两把砍刀,并整日“磨刀霍霍”


正确答案:ABC
【考点】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行为的区别
【解析】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犯意表示只是将犯罪意图表现于外部,对犯罪无促进作用。ABC项都是单纯的犯意表示,D项已属于为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故属于犯罪预备行为。

第7题:

第五题. 推理游戏

教授选出两个从2到9的数,把它们的和告诉学生甲,把它们的积告诉学生乙,让他们轮流猜这两个数

甲说:“我猜不出”

乙说:“我猜不出”

甲说:“我猜到了”

乙说:“我也猜到了”

问这两个数是多少


正确答案:

 

第五题:3和4(可严格证明)

  设两个数为n1,n2,n1>=n2,甲听到的数为n=n1+n2,乙听到的数为m=n1*n2

  证明n1=3,n2=4是唯一解

  证明:要证以上命题为真,不妨先证n=7

1)必要性:

   i) n>5 是显然的,因为n<4不可能,n=4或者n=5甲都不可能回答不知道

   ii) n>6 因为如果n=6的话,那么甲虽然不知道(不确定2+4还是3+3)但是无论是2,4还是3,3乙都不可能说不知道(m=8或者m=9的话乙说不知道是没有道理的)

   iii) n<8 因为如果n>=8的话,就可以将n分解成 n=4+x 和 n=6+(x-2),那么m可以是4x也可以是6(x-2)而4x=6(x-2)的必要条件是x=6即n=10,那样n又可以分解成8+2,所以总之当n>=8时,n至少可以分解成两种不同的合数之和,这样乙说不知道的时候,甲就没有理由马上说知道。

   以上证明了必要性

  2)充分性

   当n=7时,n可以分解成2+5或3+4

   显然2+5不符合题

第五题:3和4(可严格证明)

  设两个数为n1,n2,n1>=n2,甲听到的数为n=n1+n2,乙听到的数为m=n1*n2

  证明n1=3,n2=4是唯一解

  证明:要证以上命题为真,不妨先证n=7

1)必要性:

   i) n>5 是显然的,因为n<4不可能,n=4或者n=5甲都不可能回答不知道

   ii) n>6 因为如果n=6的话,那么甲虽然不知道(不确定2+4还是3+3)但是无论是2,4还是3,3乙都不可能说不知道(m=8或者m=9的话乙说不知道是没有道理的)

   iii) n<8 因为如果n>=8的话,就可以将n分解成 n=4+x 和 n=6+(x-2),那么m可以是4x也可以是6(x-2)而4x=6(x-2)的必要条件是x=6即n=10,那样n又可以分解成8+2,所以总之当n>=8时,n至少可以分解成两种不同的合数之和,这样乙说不知道的时候,甲就没有理由马上说知道。

   以上证明了必要性

  2)充分性

   当n=7时,n可以分解成2+5或3+4

   显然2+5不符合题意,舍去,容易判断出3+4符合题意,m=12,证毕

  于是得到n=7 m=12 n1=3 n2=4是唯一解。

意,舍去,容易判断出3+4符合题意,m=12,证毕

  于是得到n=7 m=12 n1=3 n2=4是唯一解。

第8题:

小时候弟弟比我矮,现在却超过我了,看着他一米八二的个子,我真是羡慕极了,根据这句话,可以知道现在()

A我一米八

B我比弟弟矮

C弟弟个字矮

D弟弟很骄傲


参考答案:B

第9题:

甲、乙、丙、丁在比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是最矮的。”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可能最矮。”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

这四个人从高到低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甲(男)、乙(男)、丙(女)、丁(女)、戊(女)五个人有亲戚关系,其中凡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总说真话;凡只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所说的话真假交替;凡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的人总说假话。他们各说了以下的话:
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儿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的姐妹,戊是我的母亲,戊是甲的姐妹。
丙:我没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儿子,甲有一个儿子。
丁:我没有儿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儿。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能够推出下面为真的一项是()。

A. 甲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妻子
B. 乙说的真假交替,他的母亲是戊
C. 丁说的都是假话,她是甲的姐妹
D. 戊说的都是真话,丙是她的姐妹
E. 丙说的真假交替,她是甲的母亲

答案:A
解析:
[解析] 此题用假设反证法,我们注意到每人都说了三句话,而且只有丙和丁说的第一句话含否定的,因此,尝试从丙和丁说的第一句话入手。对任何一句话来说只有两种情况,即要么真,要么假。第一种情况:假设丙说的第一句话“我没有兄弟姐妹”为真,即丙确实没有兄弟姐妹,她不可能都说真话(因为总说真话的人必须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因此,丙说的三句话只能是真假交替,既第二句话必为假,第三句话必为真。第二种情况:假设丙说的第一句话为假,则说明她有兄弟姐妹,既然丙说的话里面有了一句假话并且她有兄弟姐妹,因此她说的话只能是真假交替,则第二句话为真,也就是说她有儿子,这样,丙就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因此她说的话应该都为真,因此与“假设丙说的第一句话为假”矛盾,所以第二种情况不可能。从中得出,丙说的话只能是第一种情况,即“真假真”,有丙说的第三句话为真,可知甲必有一个儿子。
用同样的方法,可知丁说的三句话和丙一样,也只能是“真假真”,由此得出“甲是丁的兄弟”,也就是说甲有丁这个姐妹,加上甲有一个儿子。所以,甲肯定是总说真话。因此得出A为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