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品2月份价格较1月份上涨了20%,由于政府调控政策的出台,3月份该商品价格又下降了20%,问该商品3月份的价格与1月

题目
单选题
某商品2月份价格较1月份上涨了20%,由于政府调控政策的出台,3月份该商品价格又下降了20%,问该商品3月份的价格与1月份的价格相比()
A

涨高了

B

持平

C

降低了

D

不能确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需求法则是指( )。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E.商品与价格呈反向变化


正确答案:ACE
解析: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呈反向的变化关系。即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反之亦然。

第2题:

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A.该商品价格上升

B.劳动者的工资增加了

C.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

D.该商品价格下降了


正确答案:C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明供给增加。A、D的变动只会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移动,不会使供给曲线发生移动。B会使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使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第3题:

供给定理是指()。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E、商品与价格成同向变化


参考答案:B,D,E

第4题:

某商品销售额本年同上年相比没有变化,而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平均( )。A.下降了6.5%B.上涨了5%C.下降了7%D.上涨了7%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商品在原价的基础上上涨了20%,后来又下降了20%,问降价以后的价格比未涨价前的价格( )。

A.涨价前价格高

B.二者相等

C.降价后价格高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涨价和降价的比率都是20%,那么要判断涨得多还是降得多,就需要判断涨价的基础,显然后者大,即降的比涨的多,那么可知原来价格高。

第6题:

计算题: 某商品的价格由24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需求弹性:10%÷(30-24)÷24×%=0.4总收益增加:(0.9Q×30-24Q)÷24Q×%=12.5%


第7题:

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实行限制价格政策,往往会伴随着

A、该商品的和短缺现象出现

B、该商品的过剩出现

C、该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D、该商品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AD

第8题:

:某商品在原价的基础上上涨了20%,后来又下降了20%,头次降价以后的价格比未涨价前的价格( )。

A.涨价前价格高

B.二者相等

C.降价后价格高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涨价和降价的比率都是20%,那么要判断涨得多还是降得多,就需要判断涨价的基础,而显然后者大,即降的比涨的多,可知原来价格高。所以A为正确选项。

第9题:

需求定理是指()。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商品与价格成反向变化


参考答案:ACD

第10题:

某商品原价100元, 3月价格下降了10%,4月价格又开始上涨,5月价格上涨到了108.9元, 4、5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平均每月上涨了多少个百分点?


A. 5
B. 10
C. 11
D. 15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3月份的价格是90,5月份的价格是108.9。108.9/90=1.21,1.1×1.1=1.21 所以。为10个百分点。故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