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

题目
单选题
去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据课题组负责人王加绵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相比之下这次辽宁受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令人堪忧。对于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校长们则反映,如今上级的检查太多太滥。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更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压力的不是来源于()
A

学校因素

B

社会因素

C

个体因素

D

政治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对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明确规定。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B.《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

C.《中小学教师标准》

D.《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答案D

第3题:

阐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包括认知法、操作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等。均需详细阐述

第4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就足够了。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
解析:
(1)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①学习问题,包括厌学、逃学、学习效率低、阅读障碍、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方面问题。②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等方面问题。③学校生活适应问题,包括生活自理困难,对学校集体不适应等问题。④自我概念问题,包括缺乏自知、自信、自我膨胀等问题。⑤与青春期性心理有关的问题,包括青春期发育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异性交往中的问题,性困惑等问题。(2)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见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简答2)

第6题: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答案: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第7题:

社会对中小学生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不包括()。

A.街道、胡同、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B.社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C.学校教师在室外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D.大众传播媒介、各种校外机构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为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帮助他们()

A、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

B、掌握自我调整的技能

C、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形成良好的人格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为什么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10题:

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与基础应该是()。

  • A、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 B、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 C、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 D、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