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盗伐林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与滥伐林木罪、盗窃罪有何区别?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盗伐林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与滥伐林木罪、盗窃罪有何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寻衅滋事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及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故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区别:
1、主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多是无事生非、寻求精神刺激;交通秩序罪的行为人往往是事出有因,寻求个人特定目的的实现。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通常是人体行为;聚众优乱社会秩序罪和聚众扰乱公共场秩序、交通秩序罪则是群体形式,是必要的共同犯罪。
3、犯罪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

第2题:

什么是盗伐林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与滥伐林木罪、盗窃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及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后者限于行为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2)行为方式不同。前者以半秘密采伐,后者一般公开采伐。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后者只具有违反森林法或采伐许可证的规定人以采伐的故意,不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与盗窃罪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对林木资源的管理秩序和国家、集体或他人对林木资源所有权,后者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对象是森林资源即生长过程中的森林和其他林木,后者对象是以被伐倒作为财物形式存在的林木,不属森林资源
(3)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擅自砍伐,可以秘密也可以公开,后者只能秘密。
(4)犯罪主体不同。本罪包括单位和自然人,后者只能是自然人。

第3题:

某国有林场为解决本单位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1000余棵。其行为属于______。

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

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

C.滥伐林木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刑法第345条第1、2款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案中,国有林场对于所管理的林木没有所有权,在非法占有目的的支配下,擅自砍伐林木,构成盗伐林木罪。

第4题:

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均是()和()。


正确答案:森林;林木

第5题: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是什么?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区别:
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仅限于药品,后者包括所有的产品;
2、认定标准不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在5万以上即构成是一种结果犯。而生产销售假药罪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
3、主观方面出于故意,且必须具有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
界限:
1、区分走私淫秽物品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是正确界定淫秽物品的犯围。
二是应当从主观方面区别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牟利或传播为目的。
2、区分走私淫秽物品罪与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界限。
3、间接走私的认定。
4、共犯的认定。

第6题:

什么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其他毒品犯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数量较大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较大数量毒品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毒品而故意持有。
区别关键在于正确认定行为人的意图和目的。

第7题:

倒卖文物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它与走私文物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以牟利为目的。划清本罪与走私文物罪的界限,
区别主要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倒卖文物罪侵犯的是国家对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走私文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国家海关对货物、物品进出境的监管活动和国家对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
2、行为方式不同。倒卖文物罪表现为境内非法倒卖;走私文物罪则表现为非法将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贩运到境外。
3、犯罪目的不完全相同。倒卖文物罪的成立必须具有牟利的目的;走私文物罪则不要求以牟利目的为必备要件。
4、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倒卖文物罪的对象是国家禁止非法经营的文物;走私文物罪的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

第8题:

甲擅自采集某国有林场松树树脂后,获利3000元,其行为构成()。

  • A、盗伐林木罪
  • B、盗窃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滥伐林木罪

正确答案:B

第9题:

什么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狩猎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是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
区别:
1、犯罪对象不同。非法狩猎罪的犯罪对象是陆生的一般野生动物;本罪犯罪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既包括陆生的,也包括水生的。
2、行为表现不同。非法狩猎罪表现为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工具、方法进行狩猎;本罪则表现为未经合法许可擅自猎捕、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且不受时间、空间以及工具、方法等方面的限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指违反水产资源保护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10题:

什么是行贿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本罪与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要件: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
区别在于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
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