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实施两阶段审查制

B

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后,则进入第二阶段审查

C

初步审查期间,在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D

第二阶段审查期间,原则上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选项B: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进行初步审查后,需要做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如果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则进入第二阶段审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要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必须作出禁止的决定

B.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作出不予禁止决定时,可以附加限制性条件

C.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

D.对于内资企业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正确答案:BC
本题考查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制度。《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第29条规定:“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第30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将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或者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第31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由此可知,选项BC是正确答案。

第2题:

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所有的经营者集中都必须要申报

B、我国反垄断法执法机关只受理境内经营者的集中申报

C、经营者集中审查中,审查机关要综合考量集中对市场竞争的正、反诸方面影响

D、审查期限届满,如果审查机关并未作出明确禁止的决定,则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标准答案:C,D

第3题: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条件?是不是所有经营者集中都要经过反垄断审查?


参考答案:

(1)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2)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超过均超过4亿人民币。
经营者集中一般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对于大多数的经营者集中无须进行审查


第4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反垄断调查程序的是(  )。

A.立案
B.调查
C.侦查
D.处理

答案:C
解析:
调查程序包括立案(选项A)、调查(选项B)和处理(选项D)三个阶段。

第5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经营者集中就是指企业合并
B、经营者集中实行事前申报制,但允许在实施集中后补充申报
C、经营者集中被审查时,参与集中者的市场份额及其市场控制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D、经营者集中如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将会被禁止

答案:C,D
解析:
【考点】经营者集中【详解】A项说法错误,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B项说法错误,根据《反垄断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C项说法正确,根据《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D项说法正确,根据《反垄断法》第28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第6题: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营者集中实行事后申报

B.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文件不包括集中协议

C.母子公司间的集中不需要申报

D.进一步审查是所有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必经程序


标准答案:C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反垄断法的规定,叙述错误的是()。

A、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45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
B、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完备的,应当在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补交文件、资料
C、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D、经营者逾期未补交文件、资料的,视为未申报

答案:A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法》规定,(1)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完备的,应当在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补交文件、资料。经营者逾期未补交文件、资料的,视为未申报;(2)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第8题:

下列有关经营者集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都须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B.所有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都须经过初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

C.即使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予以禁止的决定

D.所有的审查结果都须向社会公布


正确答案:C
根据《反垄断法》第21条、第22条的规定,A选项中所有的经营者集中必须申报的说法就是不全面的,A选项错误。
根据《反垄断法》第25条规定,并非所有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都须经过初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故B选项错误。
《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既然是可以而不是必须,则故C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当选。《反垄断法》第30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将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或者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及时向社会公布。利用排除法可知,允许经营者集中并且不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就不用公布,故并非所有的审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D选项错误。

第9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的最长审查时限为( )。

A.60日
B.90日
C.180日
D.210日

答案:C
解析:
第一阶段为30日内,第二阶段应当自执法机构作出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之日起90日内,可以延长,最长不得超过60天。所以最长时限为30+90+60=180天。所以选项C当选。

第10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
B.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C.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D.我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的最长审查时限为120天

答案:D
解析:
选项D:反垄断审查程序的最长时限为:30日(初步审查)+90日(第二阶段审查)+60日(可能出现的延长)=180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