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第2题:
荀子在其著作《君道》篇中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请简述这句话的意思。
第3题: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第4题: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这句话出自荀子著作中哪一篇?()
第5题: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出自荀子的()。
第6题: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
A.《原君》
B.《原臣》
C.《原法》
D.《议兵》
第7题:
“时诎则诎,时伸则伸。”这句话出自荀子著作中的哪一篇文章?()
第8题: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这句话出自( )。
A、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B、商鞅(战国)《商君书·定分》
C、韩非(战国)《韩非子·有度》
D、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第9题:
《荀子》“君道篇”中说“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勉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请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第10题:
荀子《修身》篇中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请翻译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