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北京某旅行社接待某香港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观光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1日行程是游览长城。该旅行

题目
问答题
2000年2月,北京某旅行社接待某香港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观光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1日行程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导游人员关某担任该团陪同。关某因私事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观光团的团员对此变更表示异议,但关某谎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目晚突降大雪。2月14日晨该团赴长城时,积雪封路,只得返回。次日,该观光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人员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观光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辩称改变旅游行程属导游人员的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人员关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属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请问: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辩称有没有法律依据,旅行社是否应对游客的损失进行赔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辩称均无法律依据,旅行社应对游客的损失进行赔偿。关某因私事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更改游览长城的日期属于擅自改变旅游合同安排行程,按规定由旅游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案例中,虽然积雪封路确是不可抗力,但延迟履行构成违约在先,因此不能再以不可抗力为由免除违约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导游服务是指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向其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


正确答案:√

第2题:

2010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张某担任该团陪同。张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张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张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请运用所学法律法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1)导游员的辩解是没有道理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在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进行导游活动的过程中,不得私自删减、增加、变更接待计划。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旅行社的辩解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而从事导游活动的,旅行社应对导游人员带团过程中的行为负责。因而旅行社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3题:

2008年6月.某旅行社接待澳门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6月16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俞某担任该团陪同.俞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6月17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6月16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俞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6月16日晚天降大雨.6月17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因山体滑坡.道路瘫痪.旅游团只得返回.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导游员俞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塌方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1)导游员的辩解不成立.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延迟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旅行社的辩解也不成立.导游员的行为应视为旅行社的行为.所以.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第4题:

导游服务是导游人员代表其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旅行、游览,按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A:游客
B:旅客
C:旅游者
D:旅行者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导游服务是指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向其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2009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2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关菜担任该团陪同。关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关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经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关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请运用所学法律法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什么是不可抗力?

(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


正确答案:
(1)导游员的辩解不成立。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旅行社的辩解也不成立,导游的行为应视为旅行社的行为。所以,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第7题:

1999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2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关某担任该团陪同。关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关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雪拥居庸车不前”,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翠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经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关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49、(1)导游员的辩解不成立。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所谓不年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旅行社的辩解也不成立,导游的行为应视为旅行社的行为。所以,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第8题: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导游服务是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_______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向游客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正确答案:
组团合同

第9题:

2008年6月,某旅行社接待澳门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6月16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俞某担任该团陪同。俞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6月17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6月16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俞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6月16日晚天降大雨,6月17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因山体滑坡,道路瘫痪,旅游团只得返回。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俞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塌方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①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②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①导游员的辩解不成立。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延迟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②旅行社的辩解也不成立,导游的行为应视为旅行社的行为。所以,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第10题:

某旅行社组织50人的旅游团到华山旅游,在游览期间,游客刘某向导游人员提出自行游览,随后离团自行上山,结果不慎跌伤手臂。对此该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