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

题目
单选题
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
A

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

B

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C

个体最大的种群

D

个体最小的种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A种群与B种群之问存在的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影响B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9分)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下降。(6分)


答案:
解析:
(1)样方法;竞争;光、温度、水等 (2)以A种群为食物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抵抗力
解析:(1)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调查时应该随机取样,样方数量尽量多,即样本量足够大。表格中的数据显示,A种群与B种群的数量“此消彼长”,可以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影响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温度、水等。
(2)A种群属于生产者,所以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对其他生物最直接的影响是以A种群为食物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第2题:

基础生态学的不同等级单元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 )。

A: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B: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
C:个体、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一般而言,基础生态学构成的等级单元,由低到高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群是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在生物群落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环境成分所构成的。

第3题:

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__。


正确答案:
 环境容量

第4题:

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主要作用者是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

A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

B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C个体最大的种群

D个体最小的种群


B

第6题: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3分)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6分)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6分)


答案:
解析:

(2)捕食;消费者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知识。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所以就应该是戊一乙和丙一甲一丁。
(2)甲以乙为食,为捕食关系。戊在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其他生物乙、丙、甲、丁为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C、H、O、N、P、S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

第7题:

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

A.形体较小的种群
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
C.形体较大的种群
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

答案:D
解析: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只有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其生存机会最多;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也较小,其生存机会较少。而形体的大、小与是否适应环境、是否会被淘汰无关。

第8题:

下图a为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b为放养在其中的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该系统中的鱼和蚕属于__________。(3分)(2)在图b中,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型,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应使其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其原因是__________。(6分)(3)建立此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其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力的方向。(3分)(4)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多,人的作用比较突出,因此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较弱。(3分)


答案:
解析:
(1)消费者
(2)增长;种群增长率最大
(3)实现物质循环再生
(4)抵抗力
解析:
(1)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鱼和蚕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生产者为食,属于消费者。
(2)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应使其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其原因是此时的种群增长率最大,以使种群能以最大速度持续增长。
(3)建立此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其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
(4)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多,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

第9题:

()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坏到本地物种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正确答案:外来生物入侵种

第10题:

最小生存种群是指一个物种存活所必须的个体数量,即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很低生存机会的最大群数量。()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