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将之分为机能、想象、制作、接受等四种游戏的心理学家是()
第2题:
将游戏划分为机能游戏、想象游戏、制作游戏和接受游戏,其划分的依据是()
第3题: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体现在:
A、儿童在游戏中发展口头语言
B、儿童在游戏中发展书面语言
C、促进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D、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E、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第4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划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四种,其划分依据是()
第5题:
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
第6题:
学前游戏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行为划分为以下几种?()
第7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游戏本身就是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独特方式。
第8题:
如果儿童是因为缺乏社会交往技能才不参加社会性游戏,那么老师应该()。
A.帮助这名儿童观察其他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活动
B.强制这名儿童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去
C.一旦这名儿童参与集体游戏,立即给予强化
D.每次都选择固定的小朋友和这名儿童游戏
第9题: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形式的不同,比勒将游戏分为()。
第10题:
心理学家Parten是怎样划分游戏种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