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以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

题目
问答题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以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然后,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乌烟瘴气。后来,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结果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适合高血压人群食疗的有()。

A、芹菜粥

B、菊花粥

C、绿豆海带粥

D、荷叶粥

E、醋泡花生米

F、糖水


正确答案是:ABCDEF

第2题:

下列()是台湾人们常吃的粥。

A.清粥

B.咸粥

C.半甜半咸粥

D.不咸不甜粥


参考答案:A, B, C

第3题:

故事:有几个年轻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是怎么分每天的粥都是不够吃的。

有人提出了下列分粥的方法,相比较最公平的是

A.先满足饭盘大的人的需要

B.每天随意指定一个人分粥,谁先来谁先拿

C.指定专人负责分粥,其他人须无条件服从

D.轮流分粥,负责分粥的人等大家都挑好后再拿


正确答案:D

第4题:

老王开了一家冰粥店,冰粥的价格非常依赖于天气状况。如果天气晴朗,每碗冰粥要卖30元;如果下雨,每碗冰粥只能卖20元。而且,冰粥必须头一天晚上熬制,第二天卖掉,否则就会变质。冰粥店每天的成本函数为C=0.5q2 +5q+ 100,其中,q为冰粥的产量(单位为碗)。在当晚生产第二天的冰粥之前,老王并不清楚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只能推测第二天是晴天和雨天的概率各为50%。 假设老王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π为利润。请问,老王的风险态度是什么类型?他的期望效用水平为多少?


答案:
解析:
由效用函数

可得:

故老王的风险态度为风险规避型。 在两种状态下,当p=30时,利润为:π=600 - 400=200; 当p=20时,利润为:π=400-400=0; 因此,期望效用水平为:

第5题:

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蒂。于是,他们想办法解决这一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他们试验了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指定一个人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第二种方法,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第三种方法,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第四种方法,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互相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
  
  第五种方法,轮流分粥,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
  
  令人惊奇的是,采用此办法后,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多,即便偶有不均,各人也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请谈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


答案:
解析:
故事里每一个人,包括大家公认的品德高尚的人,拥有分粥权利时,也会以权谋私。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公平正义只能靠他律——制度,而不是自律——道德来维护。也就是说只有依靠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公正地维护。
  
  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标准是责任与权利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也就是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在本故事中,把分粥与取粥分开,就是将职责与权利分离。同时,分粥者还必须要尽平均分配的责任,他并无为自己或他人多分或少分的特权。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分粥者尽心谋划,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降低决策风险;让取粥者责无旁贷地执行决策,并将决策落实到位。
  
  故事中采用的五种方法都实现了权责分离,但前四种无法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有效率无公平;第二种既无效率也无公平;第四种有公平无效率。只有第五种方法实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毋庸置疑,第五种才是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
  
  可见,对于管理者来讲,管理的真谛在“理”而不在“管”。高效合理的管理机制应该像第五种方法那样,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管理规则——“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然后让团队里每一位成员都能自觉地按照这一规则进行自我管理。

第6题: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但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在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是饱的。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决定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对本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制度决定行为

B.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D.公平才能产生和谐


正确答案:A
同样的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固然这其中也涉及公平问题,但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制度来约束,故本题最佳选项为A,而非D项。B、C两项是无关选项。

第7题:

(1)大家轮流分粥,结果负责那天才吃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
(2)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领取粥
(3)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久了,他却开始徇私
(4)7人一起居住,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5)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的

(1)大家轮流分粥,结果负责那天才吃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
(2)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领取粥
(3)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久了,他却开始徇私
(4)7人一起居住,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5)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的

答案:B
解析:
从选项入手,根据首尾句原则,(4)必须放在第一位,最后一位在(2)和(5)之间,通过比较应该把(5)放在最后,依据题意首先分粥,然后出现徇私现象,最后大家轮流分粥,因此选项B选项。

第8题:

大豆蛋白有降低血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安排冠心病食谱可每天有一餐豆类或其制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老王开了一家冰粥店,冰粥的价格非常依赖于天气状况。如果天气晴朗,每碗冰粥要卖30元;如果下雨,每碗冰粥只能卖20元。而且,冰粥必须头一天晚上熬制,第二天卖掉,否则就会变质。冰粥店每天的成本函数为C=0.5q2 +5q+ 100,其中,q为冰粥的产量(单位为碗)。在当晚生产第二天的冰粥之前,老王并不清楚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只能推测第二天是晴天和雨天的概率各为50%。 为了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老王每天应该生产多少碗冰粥?


答案:
解析:
晴天时,老王的利润为:π1=pq - C= 30q -(0.5q2+ 5q+ 100)=-0.5q2+ 25q-100; 雨天时,老王的利润为:π2=20q- (0. 5q2 +5q+100)=-0.5q2 +15q-100; 因此,老王的期望利润函数为:

期望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20,且 {图2} 因此,老王每天应该生产20碗粥。

第10题:

老王开了一家冰粥店,冰粥的价格非常依赖于天气状况。如果天气晴朗,每碗冰粥要卖30元;如果下雨,每碗冰粥只能卖20元。而且,冰粥必须头一天晚上熬制,第二天卖掉,否则就会变质。冰粥店每天的成本函数为C=0.5q2 +5q+ 100,其中,q为冰粥的产量(单位为碗)。在当晚生产第二天的冰粥之前,老王并不清楚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只能推测第二天是晴天和雨天的概率各为50%。假设老王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准确地知道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但是不能改变冰粥的价格。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期望效用水平是多少?天气的不确定性给他带来了多少效用损失?


答案:
解析:
如果老王能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准确地知道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则有: 晴天时,冰粥的价格为30,此时老王利润函数为;π1=-0. 5q2 +25q- 100,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1 =25。此时π1=-0.5q2+25q-100=212.5。 同理可得雨天时,老王的最大利润为:π2=-0. 5q2 +15q-100=12.5。 老王的期望效用水平为:

因此,不确定性带给老王的效用损失为:9. 06-7.1=1. 96,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