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m

题目
问答题
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m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m×7.0m×2.5m(长×宽×高),承台顶标高为+7.0m,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m;河道常水位为怕+8.0m,河床底标高为+5.0m,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m。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m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0m。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 现浇诫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型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 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 浇筑混凝土时还应对支架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桥A标,为上、下行分离的两幅桥,E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建设中的轻轨交通工程B标高架桥在A标两幅桥梁中间修建,结构形式为现浇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87.5m+145m+87.5m。三幅桥间距较近,B标高架桥上部结构底高于A标桥面3.5m以上。
A标两幅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项目部施工设计中采用双孔管涵导流,回填河道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恢复原状。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预留拱度考虑承受施工荷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梁模支架卸落时,卸落设备采用木马,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拆除。
B标晚于A标开工,由于河道疏浚贯通节点工期较早,导致B标上部结构不具备采用支架法施工条件。
问题:
1.支架预留拱度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2.支架施工前对支架基础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该连续梁支架卸落时应如何进行?
4.B标连续梁施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说明这种施工方法的正确浇筑顺序。


答案:
解析:
1.应考虑内容包括: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
(3)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2.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的沉陷。
3.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均匀进行。
4.B标连续梁适合采用悬臂浇筑法。该方法正确的浇筑顺序为:先边跨,后次边跨、再中跨。

第2题:

【案例】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桥A标,为上、下行分立的两幅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 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建设中的轻轨交通工程B标高架桥在A标两幅桥梁中间修建,结构形式为现浇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87. 5m+145m + 87.5m。 三幅桥间距较近,B标高架桥上部结构底高于A标桥面3. 5m以上。为方便施工协调,经议标,B标高架桥也由该公司承建。
A标两幅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项目部 施工设计采用双孔管涵导流,回填河道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恢复原状。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预 留拱度考虑承受施工荷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B标晚于A标开工,由于河道疏浚贯通节点工期较早,导致B标上部结构不具备采用支架法施工条件。
【问题】
1.该公司项目部设计导流管涵时,必须考虑哪些要求?
2.支架预留拱度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3.支架施工前对支架基础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B标连续梁施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说明这种施工方法的正确浇筑顺序。


答案: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管涵的设计要求。管涵是埋在地下的水管,可作为地面标高以下的水道,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本案例中公司项目部设计导流管涵时应考虑:河道管涵的断面能满足施工期间河水最大流量要求;管涵强度必须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管涵长度必须满足支架地基宽度要求。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预留施工拱度。支架和拱架应预留施工拱度,在确定施工拱度值时,应考虑支架受力产生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的沉陷和结构物本身受力后各种变形。其中还应考虑 1/2汽车荷栽(不计冲击力)引起的梁或拱圏的弹性挠度。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支架基础预压的作用。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施工荷载要求;防止由于地基沉降产生梁体混凝土裂缝。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悬臂浇筑法及其施工顺序。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 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 进行下一梁段施工,循序前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 成。悬浇梁体一般应分四大部分浇筑,悬浇顺序为: (1)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2)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 主梁合龙段;(4)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第3题:

跨径不大且适宜于旱地,又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的梁式桥为( )。

A.筒支梁桥

B.等截面连续梁桥

C.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

D.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二级干线公路上一座标准跨径为30m的单跨简支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所示。桥面宽度为12m,其横向布置为:1.5m(人行道)+9m(车行道)+1.5m(人行道)。桥梁上部结构由5根各长29.94m、高2.0m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组成,梁与梁间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桥台为单排排架桩结构,矩形盖梁、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

桥梁的主梁为T形梁,其下采用矩形板式氯丁橡胶支座,支座内承压加劲钢板的侧向保护层每侧各为5mm;主梁底宽度为500mm。若主梁最大支座反力为950kN(已计入冲击系数)。试问,该主梁的橡胶支座平面尺寸[长(横桥向)x宽(纵桥向),单位为mm]选用下列何项数值较为合理?
提示:假定橡胶支座形状系数符合规范。
(A)450x200(B)400x250(C)450x250(D)310x310


答案:C
解析:
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P80,第8.4.2条,第1款,板式橡胶支座有效承压面积

式中Rek-支座压力标准值(含汽车冲击系数),即950kN;
Ae-橡胶支座承压加劲钢板面积,钢板尺寸应为支座尺寸扣除钢板侧向保护层;
σe-支座使用阶段的平均压应力限值R=10. 0MPa。
(见JTGD62-2004,P79,第8.4.1条,第1款)
(A)σe=(950x103)/(450-10)(200-10)=11.36MPa>10.0MPa不符合规定。
(B)σe=(950x103)/(400-10)(250-10)=10.15MPa>10.0MPa不符合规定。
(C)σe=(950xl03)/(450-10)(250-10)=9.0MPa(D)σe=(950x103)/(310-10)(310-10)=10.56MPa>10.0MPa不符合规定。
根据支座宽度要小于梁宽的要求,结合支座承压应力要小于等于10MPa的规定,
故认为正确答案为(C)。

第5题:

某桥梁的上部结构为5跨跨径为30m的混凝土简支梁桥,采用预制安装施工,则可将该桥的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划分为2个分部工程。


答案:对
解析: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建工程》JTG F80/1-2017对分部工程的划分有如下规定:单跨跨径为特大桥的,则单跨的上部结构预制和安装为一个独立的分部工程,否则按建设规模将2~3跨划为一个分部工程。因此可将该桥的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划分为2个分部工程,基础和下部结构至少也应划分为2个分部工程(共6个墩台,每个分部工程最多包含3个墩台)。

第6题:

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 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 5m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 OmX7. OmX2. 5m(长X宽 X高),承台顶标高为+ 7. 0m,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 5m;河道常水位为+8. Om,河床 底标高为+5.0m,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m。
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m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 Om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 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 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 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 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釆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 两侧釆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专人值 守的保护措施。
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 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补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说明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
3.分析堵管发生的可能原因,给出在确保桩质量的条件下合适的处理措施。
4.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支架还应满足哪些技术要求?
5.浇筑混凝土时还应对支架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6.补充项目部采用的钢绞线安装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答案: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安全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本案例为一个跨线桥,并跨越一个20m宽的河道,除了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外,还应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高处、深坑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预防社会和自然灾害的措施。

2 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 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所有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3分),履行签字手续并形 成记录归档(1分)。

3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灌注混凝土时堵管原因的分析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堵管主要由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混凝土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过大等原因引起。本案中,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即通知商品混凝土广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导致堵管的原因可能为未用同标号砂浆润滑导管、导管距底面过低、混凝土坍落度低等方面的原因。发生这种情况,常用的处理措施:(1)清除,重新进行。(2)继续灌注,从上面预埋注浆管,将来进行注浆加固。

4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支架还应满足的技术要求:(1)支架应稳定,强度、刚度应符合 规范要求(1分)。支架的立柱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杆固定。验算倾覆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盖梁、纵梁)的弹性接度不得大于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1分)。(2)支架的 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1分)。

5 本案第5问主要考查支(模)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 要时,应采取加择处理或其他措施。(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6)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

6 项目部采用的钢绞线安装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査管道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 抽动、转动预应力筋(2分)。
(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2分)。
(3)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2分)。
(4)穿束后至孔道灌桨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以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① 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②空气湿度 ~70%时,15d;③空气湿度小于40%时,20d(2 分)。
(5)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钢筋采取保护措施(2分)。

第7题: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桥A标,为上、下行分立的两幅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建设中的轻轨交通工程B标高架桥在A标两幅桥梁中间修建,结构形式为现浇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87.5m+145m+87.5m.三幅桥间距较近,B标高架桥上部结构底高于A标桥面3.5m以上。为方便施工协调,经议标,B标高架桥也由该公司承建。
A标两幅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项目部施工设计采用双孔管涵导流,回填河道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恢复原状。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预留拱度考虑承受施工荷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B标晚于A标开工,由于河道疏浚贯通节点工期较早,导致B标上部结构不具备采用支架法施工条件。
问题
1.该公司项目部设计导流管涵时,必须考虑哪些要求
2.支架预留拱度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3.支架施工前对支架基础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B标连续梁施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说明这种施工方法的正


答案:
解析:
1.河道管涵的断面必须满足施工期间河水最大流量要求;
管涵强度必须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管涵长度必须满足支架地基宽度要求;
2.还应考虑支架受力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沉陷和结构物本身受力后各种变形,,还应考虑1/2汽车荷载引起的梁的弹性挠度。 3.消除地基在施工荷载下的非弹性变形;
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防止由于地基沉降产生梁体混凝土裂缝。
4.B标连续梁采用悬臂浇注法(悬浇法或挂篮法)最合适.
浇筑顺序主要为:墩顶梁段(0号块)→墩顶梁段(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孔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

第8题:

某滨海地区的一条一级公路上,需要修建一座跨越海水滩涂的桥梁。桥梁宽度38m,桥跨布置为48+80+48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墩柱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拟按下列原则进行设计:
①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设计,纵桥向、横桥向用预应力钢绞线;竖向腹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沿纵桥向布置间距为1000mm。
②主梁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设计。
③桥梁墩柱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
④桥梁墩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试问,以上设计原则何项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  )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表1.0.7(见题36解表),海水环境为Ⅲ类环境。
题36解表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根据《公路混凝土规》第9.4.1条,预应力混凝土梁当设置竖向预应力钢筋时,其纵向间距宜为500~1000mm。
②错误,根据《公路混凝土规》第6.4.2条,采用钢绞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Ⅲ类和Ⅳ类环境不得进行带裂缝的B类构件设计。
③错误,根据《公路混凝土规》第6.4.2条,钢筋混凝土构件:Ⅲ类和Ⅳ类环境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5mm。
④错误,根据《公路混凝土规》表1.0.7(见题36解表),海水环境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故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桥梁耐久性要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相关信息,如“海水环境”“预应力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考生必须要从这些信息中找出解题的关键;
②根据关键词信息查阅规范,作出判断。

第9题:

某二级于线公路上一座标准跨径为30m的单跨简支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7-5
所示。桥面宽度为12m,其横向布置为:1.5m(人行道)+9m(车行道)+1.5m(人行道)。桥梁上部结构由5根各长29.94m、高2.0m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组成,梁与梁间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桥台为单排排架桩结构,矩形盖梁、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

前述桥梁的主梁为T形梁,其下采用矩形板式氯丁橡胶支座,支座内承压加劲钢板的侧向保护层每侧各为5mm;主梁底宽度为500mm。若主梁最大支座反力为950kN(已计入冲击系数)。试问,该主梁的橡胶支座平面尺寸[长(横桥向)×宽(纵桥向),单位为mm]选用下列何项数值较为合理?(  )
提示:假定橡胶支座形状系数符合规范。

A.450×200
B.400×250
C.450×250
D.310×310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某城市快速路上的一座立交匝道桥,其中一段为四孔各30m的简支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7-1所示。单向双车道,桥梁总宽9.0m,其中行车道净宽度为8.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连续),桥墩由扩大基础上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墩身及带悬臂的盖梁组成。梁体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α=0.00001。设计荷载:城-A级。

该桥主梁的计算跨径为29.4m,冲击系数的μ=0.25。试问,该桥主梁支点截面在城-A级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活载横向不均匀因素。

A.620
B.990
C.1090
D.1220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