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P28)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四个由低到高、顺序不变的发展阶段。

第2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正确答案:

第3题:

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正确答案: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第4题:

教师资格考试: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5题:

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正确答案:B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

第6题:

如何认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3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阶段。O~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他们逐渐能够把自己与物体分开,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此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此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
(4)形式运算阶段。到儿童11、12岁以后,就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得到了发展心理学家的普遍认可,对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7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52.(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即其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三)影响发展的因素:4个:(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第8题: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答:(1)感知运动阶段(0q岁)。(2分)
(2)前运算阶段(2—7岁)。(1分)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分)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1分)

第9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正确答案: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和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一般需要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撑,不能进行纯符号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第10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的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也得到发展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的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也得到发展,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