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⑴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应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商业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⑵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实现。⑶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总结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优缺点,通过资产与负债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目标的均衡发展。

第2题:

战略管理理论从发展先后顺序来看,大体经过了以环境为基本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结构下物为基础的竞争战略和以()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理论三个阶段的演变。

  • A、科学技术
  • B、资源、知识
  • C、社会、环境
  • D、信息、网络

正确答案:B

第3题:

简述美国全球外交战略的演变过程。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全球战略扩张阶段。(“通制政策”)
在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为后盾,大力扶植、援助西方的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遏制,妄图称霸世界。其外交战略具有鲜明的进攻性、侵略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杜鲁门主义。
(1)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杜鲁门上台后,视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大障碍,终止了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战略,制定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2)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年)。根据朝鲜战争后世界的形势,美国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一些调整。
(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年)。进入60年代,肯尼迪上台,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更为灵活的“和平战略”,试图通过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全球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
(1)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年)。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1970年2月,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尼克松正式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作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伙伴关系、实力后盾、谈判手段”。
(2)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他在对外政策上延续了尼克松主义。
(3)卡特时期(1977—1981年)。卡特政府上台后,在延续尼克松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美国意识对世界的影响,将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突破口,提出“世界秩序战络”。
第三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战略推进阶段。(“新遏制战略”或“超越遏制”战略)
(1)里根时期(1981—1989年)。里根上台后,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放弃了前任的缓和与利用均势的战略,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制定了“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战略”“星球大战计划”。
(2)布什时期(1989—1993年)。布什的总统任期跨越了冷战前后两个时期,根据国际形f的巨大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战略扩展和单边主义阶段。(“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
(1)1993年1月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的摸索,1994年1月,克林顿比较清晰地描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一个目标、三大支柱”。“一个目标”是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把它定位为媚骨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
(2)1994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它的核心是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使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
(3)2001年小布什新政府上台,组成了一个有军工集团背景、保守色彩浓厚的执政班子。布什明确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原则。美国的“单边主义”恶性膨胀成为小布什政府穷兵黩武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原因。

第4题:

简述西方管理理论的五个演变方向?


正确答案: 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第5题:

试述战略管理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战略管理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计划和控制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在这一阶段,财务预算是重要的计划与控制手段。
(2)长期计划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这一阶段,长期计划管理制度的重点,是预测企业的成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长期计划。
(3)战略计划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4)战略管理阶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第6题:

简述体育管理学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一)萌芽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体育管理学最早产生于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开始将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体育领域之中,这是人们对体育管理进行研究的开始。特点是各自为战,研究始于自发阶段,没有形成统一体系。
(二)创立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体育管理学在美国被正式列入为大学课程,开始培养体育管理人才,60年代初,前苏联和东欧在体育大学、院系中推出各自的体育管理学,标志体育管理开始有经验层次上升到科学层次。
(三)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期)
从经济领域移植管理方法到体育领域,同时也开始了对体育管理自身规律的讨论,体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建立。
(四)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人们对体育管理的认识由重视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校级运动训练管理到重视职业体育管理、体育俱乐部管理等方面转移,体育管理学逐渐成熟。

第7题:

简述战略管理的过程。


正确答案: 战略管理一般包含三步: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
1、战略分析:主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战略选择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包括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外部环境分析、内部条件分析。
2、战略选择:主要是要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包括制定战略选择方案、评估战略备选方案、选择战略、战略政策和计划。
3、战略实施:将战略转化为行动。包括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和使用现有的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及如何使用;需要对组织结构做出哪些调整;如何处理利益再分配问题、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等内容。

第8题:

简述管理咨询特质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1)谋士咨询;
(2)企业咨询;
(3)专业咨询。

第9题:

简述当前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趋势。


正确答案: (1)重新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思想;
(2)注重“整体分析”与“个案论证”分析相结合;
(3)重视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相互作用;
(4)强调对“优秀战略”的研究。

第10题:

简述西方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与管理方法的演变?


正确答案:西方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古典管理理论及以前的亚当.斯密等,把人看作是“经济人”,主张在管理中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严密的组织结构,并加以物质刺激为主的管理方法;行为科学家则认识到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主张在管理中要通过不断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到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则进一步地把人看作是“决策人”、“复杂人”、 “自我实现的人”等,主张实行参与式或灵活多变的管理,以适应日趋民主化、复杂化的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