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的最后两篇捕亡律和(),是有关追捕逃犯和审判、执行方面的内容。

题目
填空题
唐律的最后两篇捕亡律和(),是有关追捕逃犯和审判、执行方面的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追捕逃犯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落实基础控制工作
2、充分发挥秘密探查力量的作用,抓获在逃人员
3、落实责任制,展开专案抓捕
4、各警种、各部门密切合作,实行整体作战
5、发挥技术侦察手段的作用
6、实行网上作战,发现在逃犯罪嫌疑人踪迹,采取措施缉捕


第2题:

从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到清朝末年法制现代化改革前,中国历代王朝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典。关于这些法典,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A.《法经》中的《捕法》主要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

B.《晋律》首先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

C.《开皇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置于全律之首,充实了刑法总则

D.《贞观律》确立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增设了加役流制度


正确答案:D
13.【答案】D 【考点】 中:国古代重要法典及其特色【解析】《捕法》主要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所以A错误。《魏律》首先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酋,所以B错误。《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置于全律之首,充实了刑法总则,所以C错误。

第3题:

《开皇律》有十二篇,最后一篇是()。

A.诈伪

B.杂律

C.断狱

D.捕亡


参考答案:C

第4题:

《唐律》共分()篇,502条,即: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A、8

B、12

C、16

D、9


参考答案:B

第5题:

根据紧急处理暴力犯罪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追捕逃犯、抢险救灾的需要,公安机关依法可以征用急需的人员、物资和场所。( )


正确答案:√

第6题:

唐朝有关强奸罪的内容规定在《唐律疏议》的( )中。

A.贼盗律

B.户婚律

C.杂律

D.名例律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是唐律篇目的主要内容。唐律一共十二篇,500条。十二篇按照顺序及内容来看,分别为;(1)《名例律》,规定唐律立法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在十二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卫禁律》,关于警卫皇帝宫庙、陵墓以及保卫城关要塞和边防的法律。(3)《职制律》,关于官吏职守、惩贪治赃和交通驿传的法律。(4)《户婚律》,关于户籍、赋税征收、徭役、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5)《厩库律》,关于牲畜管理、仓库管理、官物出纳方面的法律。(6)《擅兴律》,关于军队征调、指挥、行军出征、军需供给和兴造工程等方面的法律。(7)《贼盗律》,关于严惩十恶以及恶性杀人、害人的法律,是分则中很重要的内容。(8)《斗讼律》,关于惩治斗殴以及诉讼方面的法律。(9)《诈伪律》,关于惩治欺诈和伪造的法律。(10)《杂律》,关于不便列入分则内容的其他法律,如和奸、强奸罪等。(11)《捕亡律》,关于追捕逃亡的法律。(12)《断狱律》,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的法律。综上分析,C项是正确答案。A项、B项和D项均没有关于强奸内容的规定,因此,排除A项、B项和D项。

第7题:

《唐律》中有关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的内容规定在( )。

A.《职制律》

B.《徭律》

C.《户婚律》

D.《田律》


正确答案:C
解析:此题内容超出了《指南》的范围,但通过排除法仍能得出正确答案。《唐律》十二篇篇名与《开皇律》相同,因此没有《田律》、《徭律》两篇。《职制律》是规定官吏设置、选任、失职等内容的篇目,因此,只能选C。

第8题:

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参考答案:

是指公安机关采取相应措施,将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或脱逃人员缉捕归案,使其接受诉讼处理或法律制裁的一项侦查措施。


第9题:

在唐朝制定的(永徽律)中,如何控告犯罪的内容规定在()

A、捕亡律

B、断狱律

C、武德律

D、斗讼律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唐朝有关“六赃”的犯罪内容具体规定在《唐律疏议》的( )中。A.名例律B.诈伪律C.职制律D.杂律


正确答案:C
唐律一共12篇,500条。12篇按照顺序及其内容,分别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攘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和《断狱律》。其中,《名例律》规定了唐律立法指导恿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职制律》是关于官吏职守、惩贪治赃和交通驿传的法律。《诈伪律》是关于惩治欺诈和伪造的法律。《杂律》是关于不便列入分则内容的其他法律.如和奸、强奸罪等。“六赃”犯罪包括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这六类犯罪都属于惩贪治赃的犯罪。故选C项。需要注意的是,《唐律疏议?杂律》也设有“六赃”专条,但并没有对六赃的适用进行逐条解释,故本题不能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