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叫格式合同。

题目
单选题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叫格式合同。
A

全部

B

部分

C

主体部分

D

大部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巡视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施工单位是否按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B

使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

C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D

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E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以下各项不属于记账凭证审核内容的是()。
A

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B

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凭证内容是否一致

C

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D

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凭证的金额是否一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进口货物关税完税价格的有( )
A

有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

B

由买方负担的境外包装材料费用

C

由买方负担的境外包装劳务费用

D

由买方负担进口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费用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填空题
白族主要分布在(),人口有160多万。主要节日有“三月街”和“火把节”。

正确答案: 云南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属于发文办理的是()
A

跟踪

B

注册

C

拟办

D

修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A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商品房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

B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饭店

C

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D

企业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房地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单选题
内部审计的范围最初定义为()
A

审计目标

B

工作安排与时间估算

C

前期调研

D

审计项目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正确。参见SIAS410.01.1,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共同宣言了审计范围。
B.不正确。不能决定审计范围。
C.不正确。也对审计范围产生了影响,但不是最初的。
D.不正确。不如A准确。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包含哪三个部分?并可细化为那十个阶段?

正确答案: 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至最后退役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生存周期。
一般来说,软件生存周期包括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使用和维护三个部分。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维护和退役十个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多选题
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占整个合成纤维产量的90%。
A

绵纶

B

晴纶

C

涤纶

D

腈纶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概述“令”的四次演化过程。

正确答案: 令,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的下行文种。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规定令的用途有:“上级公署职员行用于下级公署职员”;“公署职员行用于人民”。这是民国时期“令”文种之始设。此后,令的运用领域逐渐限定为只用于上级对下级。并且依据令的各项用途,将令解析为若干文种;再逐渐归并、简化。而这一演化过程,又着重体现于四次重要变动。第一次重要变动。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将“令”设置为普遍运用的下行文种。单纯依据行文方向选用,有利于简化公文种类,提高行政效能。袁世凯北京政府则将“令”解析为大总统令、院令、部令、委任令、训令、指令、处分令等七个文种。第二次重要变动。1914年5月26日,袁世凯为适应推进复辟帝制的政治准备之需要,在同日发布的三个公文程式中,对令体公文文种再度做出重大改变:第一,将原“大总统令”和“院令”两种公文,改设为大总统及大总统政事堂使用的六种公文。第二,确立了“饬”、“批”的各自用途和相互区分。第三次重要变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公布的《公文程式》,恢复“令”的原状况。
其细微差别是:“部令”扩大为“各部院令”;取消了“处分令”。
这时的令体公文设为六种:
(1)大总统令。
(2)国务院令。
(3)各部院令。
(4)委任令。
(5)训令。
(6)指令。
第四次重要变动。1927年8月13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完成了民国时期令体公文的归并、收缩。消除了北洋政府依发文者特定级别设置文种的封建等级观念。既维护了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重视依行移方向设置文种的原则,又批判地继承了袁世凯北京政府初期依用途适当区分的合理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