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

在一个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两者同时并存。
具体表现为:
(1)农业生产落后,农世普遍贫困、健康不良、住房短缺。
(2)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大量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况,而在一些农村也存在“空巢”现象,壮年劳动力不足;
(3)由于农村教育设施落后,许多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生产率低;
(4)在生产工具上表现为农村的农业手工劳动和城市的机械化工厂生产并存;
(5)在政治上,农村居民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第2题:

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二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三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四是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赶超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
第二,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
第三,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

第3题:

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实践的正确说法包括( )。

A.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最先提出

B.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C.二元经济结构是指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结构

D.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国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结构

E.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结构


正确答案:ABC
解析:此题所涉及内容,新教材中已删除。

第4题:

简述土壤退化特征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土壤退化是土壤生态遭受破坏的最明显标志。其表现特征有自然植物的破坏或损失、土壤生物区种群组成的明显变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荒漠化、土壤酸化、土壤沼泽化、肥力下降等。退化的土壤其固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和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其生态系统功能、生产潜力和环境质量的等级或状况下降。
土壤退化有着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原因有土壤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和耕作、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等。

第5题:

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弹性化特征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1)弹性化特征表现在:
一是崛起的小城镇成为城市和农村的中介。
二是流动的农民工成为工人与农民的中介。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趋于弹性化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劳动用工制度的开放。
二是粮油供给制度的废除。
三是户籍制度的松动。

第6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农村落后于城市阻碍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些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必需的要素,农村的落后使这些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不利于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
(2)农村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大量的新增人口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处于较低的水平,人口素质也很难提高,农村人口长期保持剩余状态,这阻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
(3)农业较低素质的人口即使流入城市,也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从事工业生产,在城市中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4)农村和城市不协调发展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导致政局和社会动荡。


第7题:

简述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正确答案: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出现于清朝末年,但当时的特征并不明显。新中国建立后,二元结构才真正形成。
建国初期,针对当时国际国内情况,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中央政府做出了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决策。因此,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以集中有效地配置有限资源,确保工业优先发展。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维持城市人口的相对稳定,确保城市中物资的供求平衡;
(2)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国家垄断收购和销售的方式,尽可能保证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和工业对农业原材料的需求,同时,由国家制定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农业的剩余价值集中在国家手中,并投向工业,而农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3)人民公社的组织制度:保证农村政治上的稳定。

第8题:

简述碎屑岩结构组分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碎屑的结构组分包括碎屑颗粒和填隙物、杂基及胶结物。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以及颗粒的表面特征。粒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大小。球度是一个定量参数,用它来度量一个颗粒近于球体的程度。圆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它是碎屑的重要结构特征。表面结构是碎屑颗粒表面的形态特征。
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
(1)淀杂基是在成岩作用过程中,从孔隙水中析出的粘土矿物胶结物。
(2)外杂基指碎屑沉积物堆积后,在成岩后生期允填于其粒间孔隙中的外来杂基物质。
(3)假杂基是软碎屑经压实碎裂形成的类似杂基的填隙物。
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物质,它的结构与化学岩的结构类似,其特点是由晶粒大小、晶体生长丈方式及重结晶程度等决定的,胶结物类型:
(1)非晶质及隐晶质结构非晶质胶结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体性质隐晶质结构用肉眼不能分辨晶粒但在偏光显微镜下能见到微弱的晶体光性
(2)显晶粒状结构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3)嵌晶结构胶结物的结晶颗粒较粗大,晶粒间呈镶嵌结构
(4)自生加大结构这种胶结类型多见于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中。硅质胶结物围绕碎屑石英颗粒生长,两者成分相同,而且表现完全一致的光性方位。胶结类型:
1)基底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其中互不接触呈漂浮状。
2)孔隙胶结,这是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只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它们是成岩期或后生期的化学沉淀产物。
3)接触胶结,亦称为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很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
4)镶嵌胶结,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状接触。

第9题:

简述我国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新中国的第1、2届全运会分别举办于1959年和1965年.这两届全运会代表着新中国克技体育发展的前两次高潮。
第一届全运动会:10658人参加,664人844次刷新106项全国纪录。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动会:331人469次刷新130项全国纪录,24人4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遵循这一思路,同时结合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成绩。
2、经过60——63年三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队伍得到了切实的休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维护了特色项目,运动队伍更加精干,伤病员逐年减少。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在全国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发展跃进局面的氛围下,国家给竞技体育队伍恢复了比优裕的物质条件,也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经过竞技体育全体人员的艰辛努力,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高潮。

第10题:

简述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一)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从而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既然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它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二是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
三是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
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
二是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三是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