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哪种方法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哪种方法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
A

砂石桩法

B

换填垫层法

C

强夯法

D

单液硅化法或减液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黄土地基评价时,湿陷起始压力Psh可用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评判?
(A)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
(B)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C)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考虑地基处理深度
(D)确定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深度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答案:B,C
解析:

第3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既可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地基,还可用作结构辅助防渗层的是( )。

A.灰土地基

B.砂和砂石地基

C.粉煤灰地基

D.矿渣地基


正确答案:A
 灰土渗透系数小,基本上不透水,故可用作结构辅助防渗层材料

第4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既可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地基,还可用作结构辅助防渗层的是()。

  • A、灰土地基
  • B、砂和砂石地基
  • C、粉煤灰地基
  • D、矿渣地基

正确答案:A

第5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第6题: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但应采取相应措施,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是正确的?(  )

A、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
B、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
C、Ⅲ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检漏防水措施
D、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

答案: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5.1.1条第4款规定,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在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在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在Ⅲ、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第7题:

在黄土地基评价时,湿陷起始压力Psk可用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评判? ( )
A.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
B.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C.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考虑地基处理深度
D.确定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深度


答案:A
解析:
黄土湿陷起始压力Psk是指当黄土受的压力低于这个数值,即使浸了水也只会产生压缩变形,而不会出现湿陷现象,可用来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而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的评价是根据基底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大小因素确定的。

第8题: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 )简易可行,适用于处理不大于3m的浅层非饱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等地基。

A.排水固结法
B.桩基法
C.换填法
D.灌浆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基处理。换填法简易可行,适用于处理不大于3m的浅层非饱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等地基。

第9题:

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区,构造物地基常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正确答案:采用换填灰土,重夯(强夯),砼整体基础,加强构造物周围排水。

第10题:

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 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
  • 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 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
  • 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