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巴罗克时期的组曲。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的组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的组曲。


正确答案: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组曲是巴罗克键盘音乐常用的题材,有一系列松散的小曲组成。这些曲子大多具有舞曲的节奏,织体优美,带有大量装饰音,许多乐曲都加上生动有趣的标题。法国古钢琴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娱乐性的轻松的变奏曲和舞曲。老一辈的商蓬涅尔第一个将四种不同性质的舞曲编制在一起,从而确定了古作曲的基本结构
(1)阿雷曼德(Allemande)德国鼓舞曲,平稳严肃。4/4拍,中速;
(2)库朗特(Courant)法国舞曲,轻快、三拍、快速;萨拉班德(Sarabande)西班牙舞曲,感伤德、三排、慢速;吉格(Gigue)英国舞曲,常用复调(对位、赋格)手法、三排、极快,三四段间可加间奏曲和其他舞曲。后来的库泊兰对组曲的形式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第2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sonata)?


正确答案: (1)含义与来由:奏鸣曲源于意大利文“sonare”,有鸣响之意。16世纪的奏鸣曲泛指一切乐曲,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通常由几件乐器演奏,属于室内乐,音乐家们喜好创作三重奏鸣曲(TrioSonatA.(一般是两个小提琴分别演奏两行谱和两个通奏低音乐器演奏一行谱,共三行谱的合奏);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一般以键盘乐器为主,也有以小提琴为主,加上通奏低音乐器)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
(2)17世纪以后奏鸣曲的分类: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教堂奏鸣曲(SonatadachiesA.和室内奏鸣曲(SonatadacamerA.两种。前者比较严肃,由“慢-快-慢-快”四乐章组成,多用于宗教仪式,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后者具世俗性,带有舞曲风格,常常在宫廷和私人客厅中演奏,为古典组曲的前身。
(3)特征:一般为四至六个乐章,每个乐章的速度和内容都具有对比性,通常由“慢-快-慢-快”结构组成。

第3题:

德国巴罗克管风琴的主要体裁不包括()。

A.众赞歌前奏曲

B.托卡塔

C.赋格曲

D.组曲


参考答案:D

第4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情绪。


正确答案:在一个乐章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各乐章间形成对比,乐章常是快慢交替的。

第5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键盘音乐的发展。


正确答案:管风琴在巴罗克时期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巴罗克晚期,德国成为管风琴创作的一个中心,德国北部的作曲家为路德教会仪式创作了大量管风琴曲,其中以托卡塔、赋格曲和根据众赞歌改编的乐曲(主要包括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幻想曲、众赞歌变奏曲等)为主。
古钢琴在巴罗克时期成为一种重要独奏乐器,其中音量较大的羽管键琴更为常用。古钢琴的主要体裁有组曲、变奏曲、奏鸣曲。创作组曲的最重要的作曲家是法国的大库普兰,著有四卷羽管键琴组曲和《羽管键琴演奏艺术》。值得一提的还有德国的约翰•库瑙,他是第一个创作键盘独奏奏鸣曲的人。

第6题:

巴罗克时期乐器制作的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大多沿用至巴罗克时期,管风琴、古钢琴和提琴等乐器的制作在巴罗克时期进入到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
1、管风琴:管风琴制作在德国有突出的发展,最重要的制琴家族是齐尔伯曼和施尼特格。阿尔普·施尼特格(ArpSchnitger,1648~1719)在汉堡以南的诺恩费尔德制琴,他制作了近两百座各种尺寸的管风琴,大部分用纯律调音,逐渐用金属共鸣管取代木制管,键盘多达三至四排,音栓和脚键也增多了,音域可达四个八度;总的来说,管子的结构更加科学,琴键和琴栓的设计也更完善。
2、古钢琴:它有两种类型: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拨弦古钢琴产生于14—15世纪,有大小不同的各种样式,通过触键使一装置上的羽毛或皮革的舌状物拨弦而发声,音色尖锐而清晰,它也被称为羽管键琴,是巴罗克时期演奏通奏低音和音乐会独奏的主要乐器。击弦古钢琴更为古老,在12世纪就已出现,形状为长方形,声音是通过琴键另一端的铜制叶片击弦而发声,音色较柔和,音量较小,适合在家庭等小范围的场合进行室内演奏。
3、小提琴: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的提琴制作业非常发达,云集了很多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族,其中的三大名家为:阿玛蒂、瓜乃里和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开始于16世纪,巴罗克时期制造的提琴音色柔美,声音洪亮,工艺精良,其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

第7题:

巴罗克时期的古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德国的()、法国的()、西班牙的()、英国的()。


正确答案: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

第8题:

什么是音乐的“巴罗克”时期?


正确答案:这一术语用来概括1600至1750前后一个半世纪某种典型性音乐风格。17世纪,当哲学家、科学家们开始抛弃关于世界的老一套思想方法而建立更为有效、更富于逻辑的认识基础时,音乐家们也在寻求用新的音乐语言来表达新的情感及精神境界,尝试把新的,更为剧烈的情感内容溶入到从文艺复兴时期承袭来的音乐形式当中。直到17世纪中叶,逐渐形成旋律不断延长扩展、富于动力的节奏、强烈的对比与音乐情绪转换等新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使音乐形态在构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以往从未有过的发展。

第9题: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正确答案:(1)主、复调音乐的同时并存。
(2)音量宏大、构思宏大,追求一种辉煌的气质。
(3)“数字低音”的广泛运用。
(4)大、小调体系已经完善。
(5)产生了许多新的体裁形式。

第10题:

简介巴罗克时期的组曲。


正确答案: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组曲是巴罗克键盘音乐常用的题材,有一系列松散的小曲组成。这些曲子大多具有舞曲的节奏,织体优美,带有大量装饰音,许多乐曲都加上生动有趣的标题。法国古钢琴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娱乐性的轻松的变奏曲和舞曲。老一辈的商蓬涅尔第一个将四种不同性质的舞曲编制在一起,从而确定了古作曲的基本结构
(1)阿雷曼德(AllemandE.德国鼓舞曲,平稳严肃。4/4拍,中速;
(2)库朗特(Courant)法国舞曲,轻快、三拍、快速;萨拉班德(SarabandE.西班牙舞曲,感伤德、三排、慢速;吉格(GiguE.英国舞曲,常用复调(对位、赋格)手法、三排、极快,三四段间可加间奏曲和其他舞曲。后来的库泊兰对组曲的形式巩固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