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

题目
多选题
近年以来,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秘鲁

E

印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政府废除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特权的时间是()

A.1919年

B.1927年

C.1937年

D.1943年


参考答案:D

第2题:

近代列强在中国先后取得权利的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划定使馆界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
协定关税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取得;领事裁判权是在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取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取得;划定使馆界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取得。故选A。

第3题: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有( )。

A.协定关税

B.投资设厂

C.设置租界

D.驻扎军队

E.领事裁判权


正确答案:ACE
本题考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中国攫取的权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设置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等权益,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对这些权益有了更详细、更苛刻的规定。可见选项ACE项正确。
B项“投资设厂”是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首先攫取的,D项“驻扎军队”是各国列强通过1901年的《辛丑条约》获得的。均不符合题意。

第4题:

下列关于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民事诉讼案件,均依被告主义原则适用法律
B.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在中国发生诉讼案件,由所属国领事法院与中国司法官员一同审理
C.不同国家侨民之间的争讼,由中国法院管辖
D.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侨民之间的争讼案件由中国法院管辖


答案:A
解析:
B项错在:对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在中国发生诉讼案件,由所属国领事法院审理,中国官员不得过问;C颂错在:中国法院无权管辖不同国家侨民之间的争讼;D项错误与C项类似。

第5题:

下列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领事裁判权最早确立于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B、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对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提起诉讼时,适用被告主义原则
C、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对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提起诉讼时,由中国法院管辖
D、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案件,一审由各国在华领事法院或法庭审理

答案:B,C
解析:
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前者是被告则适用被告主义原则,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法院管辖,因此,B、C项错误,符合题意。

第6题:

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开矿筑路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D
解析: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的大意是西方列强借助这项规定享有同等特权,刺激列强不断提出特权条件进而谋取更大权益。结合史实可知,这项特权应是英国最早提出的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违法由本国领事按照本国法律审判。开矿筑路权是指外国获得修筑铁路的权利后,同时获得铁路沿线的土地和矿产开发权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指使节常驻北京使馆区。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第7题: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有(  )。


A.领事裁判权

B.设置租界

C.投资设厂

D.关税协定

答案:A,B,D
解析: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及有关条约,英国在中国攫取了关税协定、设置租界、领事裁判权等权益。“投资设厂”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攫取的。故选ABD。

第8题:

题干中描述的特权即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是一种治外法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它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自此以后,许多西方国家援引最惠国条款,也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正确答案:B
题干中描述的特权即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是一种治外法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它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自此以后,许多西方国家援引最惠国条款,也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协定关税

答案:D
解析: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文,在相应的英文本中是“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并不含有必须对方议允的意思。

第10题:

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没有领土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