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果品加工中护色方法和作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果品加工中护色方法和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食用菌加工过程中,稀焦亚硫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A、杀青
  • B、护色
  • C、盐渍
  • D、清洗

正确答案:B

第2题:

为达到护色目,果品原料处理中采取的护色措施是()

  • A、排除氧气
  • B、排除二氧化碳
  • C、抑制酶活力
  • D、抑制果实呼吸

正确答案:A,C

第3题:

简述葡萄糖酸-δ-内酯的特性与使用,8301护色剂和EDTA有何作用特点。


正确答案: (1)葡萄糖酸-δ-内酯特点: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利用此特性可作凝固剂、酸味剂、膨松剂;具有防腐作用:对霉菌及一般细菌都有作用,可作防腐剂;可螯合金属离子:可作金属离子螯合剂。
葡萄糖酸-δ-内酯应用:凝固剂、酸味剂、膨松剂、防腐剂和金属离子螯合剂。
实际应用例子:用于豆腐作凝固剂,效果比其它三种凝固剂好,还有防腐作用;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及果冻等作酸味剂,产气力强,而且能缓慢释放葡萄糖酸,具有清凉可口、对胃无刺激的特点;用于鱼、肉、禽、虾等用作防腐剂,一方面可降低这些制品的pH值,以增强防腐剂的效果,另一方面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可使制品外观光泽、不褐变,同时可保持肉质的弹性;可用于葡萄汁或其它浆果酒作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生成酒石;用于奶制品,可防止乳石的生成;用于饼干、面包、蛋糕等作膨松剂:发泡均匀、细小,且风味好
(2)金属离子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能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水溶性的复合物,消除金属离子的有害作用,在果酱、饮料等食品中可做稳定剂、螯合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强还原剂,可与O2反应消耗食品中残存的O2(柠檬酸亚锡二钠,8301护色剂):具有抗氧化、防腐蚀、护色作用,广泛用于冷冻柠檬、柑橘、青豆、芦笋、胡萝卜、甜菜根等果蔬罐头食品。

第4题:

简述护色剂的作用。


正确答案: (1)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感官特征。
(2)抑菌作用。
(3)增强风味作用。

第5题:

简述果蔬罐头食品原料护色的目的和方法。


正确答案: 维持果蔬本身的颜色,防止变色。
方法:烫漂、盐水浸泡、染色、硫熏、添加抗氧化剂、媒染剂

第6题:

果品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和()等。


正确答案:鲜果;果干;果酒;果冻;罐头;果汁;密饯;冷冻果品

第7题:

在果蔬加工预处理中常用的防止酶褐变的方法有食盐水护色、()、酸溶液护色、热处理护色和()。


正确答案:亚硫酸、抽真空

第8题:

简述果品加工中护色方法和作用


正确答案: 热烫;将去皮切分的原料,迅速用沸水或蒸汽热烫3—5分钟,取出迅速冷却,即可防止酶褐变。
食盐溶液浸泡;食盐水能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可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同时可添加0.1%柠檬酸,增强效果。
氯化钙溶液,既可护色又可增进果实硬度。
0.2%—0.5%亚硫酸溶液浸泡或熏硫;二氧化硫能与有机过氧化物中的氧结合,使其不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失去氧化作用。
抽空;排除空气,抑制酶活性,防止酶褐变。 作用:抗氧化、保持果蔬原有颜色、防止褐变。

第9题:

简述护色剂的护色机制?


正确答案: 肉类腌制时加入护色剂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后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前者。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pH=6.5~5.5)可被细菌分解为亚硝酸,进而转变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能取代肌红蛋白分子中铁的配位体,形成鲜红的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一氧化氮还能直接与高铁肌红蛋白反应,使之还原为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不稳定,必须经过加热或烟熏,在盐的作用下令其蛋白质部分变性,转变为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才能变为比较稳定的红色。

第10题:

对于果品通常的保护方法有()

  • A、采用水洗涤
  • B、加入食盐
  • C、去皮、切分后的果品浸于SO2或Na2SO3溶液中
  • D、利用柠檬酸溶液护色
  • E、VC的应用

正确答案: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