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玻纤进行表面处理?如何处理?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要对玻纤进行表面处理?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玻璃纤维具有吸湿性,会使暴露在大气中的玻璃纤维表面吸附一层水分子,从而降低了与树脂基体的粘合,降低了复合材料性能。因而必须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玻璃纤维能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与基体材料的结合性能,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复合强度。
处理:偶联剂涂层法,常选用的偶联剂品种为硅烷类偶联剂。
⑴后处理法:此法过程是首先除去玻璃纤维表面的纺织型浸润剂,然后经处理剂溶液浸渍、水洗、烘干等工艺,使玻璃纤维表面被覆盖上一层处理剂。
⑵前处理法:采用增强型浸润剂,使玻璃纤维既能满足拉丝、并股、纺织各道工序的要求,又能满足制作复合材料时粘结的要求。
⑶迁移法:将化学处理剂直接加入到树脂胶液中进行整体渗合,在浸胶的同时将处理剂施于玻璃纤维上,借助处理剂从树脂胶液至纤维表面的“迁移”作用而与纤维表面发生作用,从而在树脂固化过程中产生偶联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焊前要对母材表面处理加工?


正确答案:焊件坡口及表面如果有油(油漆)、水、锈等杂质,熔入焊缝中会产生气孔、夹杂、夹渣、裂纹等缺陷,给焊接接头带来危害和隐患。

第2题:

玻璃表面为什么要进行适性处理?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玻璃的主要材料是SiO 2、Al 2O3、Fe 2O3等氧化物,表面张力一般在200-300mN/m,也属于高能表面,有益于油墨的吸附,尤其是更容易吸附带正离子的物质的吸附。玻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亲水性。H0+Si-O-Si→2(SiOH)一般要进行清洁处理,一是为了清除表面的覆盖层和污秽物,其次是改变其表面活性使之对油墨易于润湿。
其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采用表面处理剂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
(2)采用脱脂和化学方法等综合处理。先用丙酮、甲乙酮清洗玻璃表面使之脱脂,然后用铬酸、重铬酸盐、硫酸液在室温下浸泡10-2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并干燥;
(3)采用机械方法处理。用水磨砂进行水磨,或在中性洗涤剂中进行机械打磨,以增加比表面积,减小润湿接触角,便于油墨的润湿,最后用蒸馏水充分洗净,室温下干燥。

第3题:

为什么要对切削液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①切削液在切削加工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②回收利用,减少切削液的排放量;③采用干切削或准干切削等先进加工方法来减少切削液的使用量;④切削易液的净化处理就是将它在工作中带入的碎屑、化轮粉末等杂质及时清除。

第4题:

为什么要对钢轨焊接接头进行正火处理?


正确答案:钢轨焊接后,内部组织不均匀,过热区晶粒粗大,通过正火处理可以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使组织均匀,提高焊缝机械性能。

第5题:

采用金属镁脱硫为什么要对镁粒进行表面钝化处理,对颗粒镁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金属镁活性很高,极易氧化,是易燃易爆晶。镁粒只有经表面钝化处理后才能安全地运输、储存和使用。经钝化处理后,镁粒表面形成一层非活性的保护膜,如盐钝化的涂层颗粒镁,制备时采用熔融液态镁离心重复分散技术,利用空气动力逆向冷却原理将盐液包敷在镁颗粒外层,形成银灰色均匀的球状颗粒。
单吹镁脱硫用的涂层颗粒镁要求:
ωMg≥92%;粒度为0.5~1.6mm,其中粒度大于3mm以上的针状不规则颗粒少于8%。

第6题:

为什么要对剩余氨水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剩余氨水量一般为装煤量的15~16%,含有酚、氨、硫化物、氰化物、吡啶和焦油等,是焦化污水的主要来源。为保护环境剩余氨水必须加以处理才能外排。

第7题:

为什么要对一回路冷却剂水质进行处理?如何控制冷却剂水质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冷却剂工作条件恶劣,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冷却剂水质会逐渐降低对核动力装置运行和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具体:
1、 加剧对一回路设备管路的腐蚀,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在换热设备传热面上结垢,降低设备运行性能。
3、 腐蚀产物受辐照活化,增大一回路系统的放射性剂量水平。
控制水质措施:
1、 用过滤器去除颗粒杂质。
2、 采用除盐器,通过离子交换方法除去离子态杂质。
3、 向冷却剂中添加PH控制剂、联氨等化学药品,调节PH去除溶解氧。
4、 注意监测水质指标。

第8题:

为什么要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办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玻璃钢一般是由增强纤维与基体材料两相组成,两相之间存在着界面,界面使两类性质不同的、不能单独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材料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玻璃钢具有优于原材料的特性,并且由于界面的存在,增强纤维和若何所发挥的作用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因此,改变界面的结构与状态,就可以改变玻璃钢的某些性能和用途。也就是说,玻璃钢的性能除决定原材料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界面。
将无机增强纤维与有机聚合物基体这两类本质上不相容的材料直接复合成玻璃钢时,是不能获得理想的界面的。为了使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牢固的粘结在一起,以达到提高玻璃钢性能的目的,就需要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所谓表面处理,就是在玻璃纤维表面涂覆上一层称为表面处理剂的物质,这种表面处理剂包括浸润剂及一系列偶联剂和助剂等物质,以利用玻璃纤维与合成树脂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粘结界面,从而达到提高玻璃钢各种性能的目的。
近10多年来,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在玻璃钢工业生产和研究领域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事实也证明了玻璃钢及其织物,经过适当的表面处理剂处理后,可明显的改善其耐磨、耐折、耐水、电绝缘等性能,对其物品的强度,特别是湿态下的强度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对此都在不断研究、积极进行推广。玻璃纤维未经处理剂处理,其制成的玻璃钢最后弯曲强度都是较低的,而经处理后的玻璃钢其强度下降缓慢,表明了表面处理与否对提高玻璃钢的各种性能是十分明显的。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有前处理法、后处理法和迁移法三种。
1、后处理法
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凡是使用了纺织型浸润剂,例如用石蜡乳剂制得的玻璃纤维制品,在用于制作玻璃钢之前,原则上都采用此法处理。此法分为两步进行,先用洗涤法或者灼烧法除去拉丝过程中涂覆在玻璃纤维表面的纺织型浸润剂(石蜡或淀粉),再经处理剂溶液浸渍、水洗、烘干等工艺,使纤维表面被覆上一层偶联剂。它与前处理法相比,处理效果好,处理质量稳定,但工艺及设备复杂、玻璃纤维强度损失大。
2、前处理法
这种方法是适当改变浸润剂的配方,使之即能满足拉丝、纺织各道工序的要求,又不妨碍树脂基体对玻璃纤维的浸润和粘结,将偶联剂等化学处理剂加入到上述的浸润剂中,在拉丝过程中表面处理剂就被覆到玻璃纤维表面上,用这种被覆了增强型浸润剂的纤绳织成的玻璃布叫前处理布。这种纤维在制作玻璃钢前就不需要再作任何处理而可以直接使用。
3、迁移法
这种处理方法是将处理剂直接加入到树脂胶液中,这样在玻璃纤维浸胶的同时就包覆了处理剂。处理剂在树脂胶液中将发生玻璃纤维表面的“迁移”,进而与玻璃纤维表面发生反应,产生偶联反应,这种方法叫迁移法。迁移法的处理效果比前处理法和后处理法差一些,但其工艺操作简单,不需要大的设备。
如何除去石蜡浸润剂及被覆偶联剂
(一)除去石蜡浸润剂
涂有古墓、淀粉等纺织型浸润剂的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在用于玻璃钢制作前必须除去,除去的程度用残留量表示,即在织物上残存的没一、蜡等物质的百分含量。除去纺织型浸润剂主要有洗涤法和热处理法两种,常用的是热处理法。洗涤法是按浸润剂的组成,采用碱液、肥皂水、有机溶剂等,分解和洗去浸润剂,经洗涤后,玻璃布上的残留量一般可降低到0.3~0.5%。热处理法是对纤维及其织物加热,经挥发、碳化、烘烘除去其表面的纺织型浸润剂,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低温(250~300℃)、中温(300~450℃)、高温(>450℃);处理过程分间歇法和连续法。通常采用连续法处理,此法是将玻璃布通过辊筒和牵引机构,连续通过一个用煤气或电加热的炉内进行灼烧,最后自动收卷,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视要求而定。一般高温热处理条件为550~600℃经几十秒钟即可。
经热处理的玻璃布,虽然保留强度较低,但由于残留物含量少,有利于表面处理剂与玻璃纤维表面的作用,最后所制得的玻璃钢的强度并不低。
热处理后的玻璃布,因纤维表面完全裸露在空气中,很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应及时进行下一步的表面化学处理或直接使用。对于含碱量高的玻璃纤维更应该注意这一点,热处理后暂时不用的玻璃布,应放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以免吸潮风化而报废。
(二)被覆偶联剂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表面被覆偶联剂,可以在立式或卧式浸胶机中进行,也可在热处理与偶联剂处理同时进行的联合机组内进行。
联合机组处理布的流程如下:
送布—贮布—热处理—浸渍处理液—烘焙—水洗—烘干—收卷。
用不同的偶联剂进行后处理,其工艺流程都大致类同,只是处理液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有所不同。
有机络合物类处理剂,其中最常用的是: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盐,即沃兰,处理液配制时应在搅拌下慢慢滴入浓度为5%的氨水,调节PH值到5~6之间,配好的处理液再放置8小时后,待PH值稳定了再用更好。沃兰处理液浓度一般为1~3%。
此外常用的偶联剂还有A-151,KH-550,KH-560,KH-570,KH-590,ND-12,B-201,B-202等。

第9题:

为什么要对水处理设备排出的酸、碱性废水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 因为水处理设备排出的酸,碱性废水会使下水道、地基等遭受侵蚀,会造成下游河水及其它水源的污染,严重的将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对水处理设备排出的酸、碱性废水应进行处理,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第10题:

为什么要对切削液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切削液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为了减少它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采用干切削或准干切削来减少切削液的使用量,二是加强对它的净化处理,以便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切削液的排放量。
切削液的净化处理就是将它在工作中带入的碎屑、砂轮粉末等杂质及时清除。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法和分离法。过滤法是使用多孔材料制成过滤器,以除去在工作中切削液产生的杂质。分离法是应用重力沉淀、惯性分离、磁性分离、涡旋分离等装置,除去污液中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