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当动物发生细菌类疾病时,请应用微生物学知识做出诊断,请详细写出过程。

题目
问答题
论述当动物发生细菌类疾病时,请应用微生物学知识做出诊断,请详细写出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当动物发生细菌类疾病时,请应用微生物学知识做出诊断,请详细写出诊断步骤。


正确答案: (1)细菌的检验、形态检查:
取致死畜禽的组织或血液制成血液涂片或组织触片,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于一些具有特征形态的病原体,可鉴别。
复染色法:如革兰氏染色法
(2)细菌的分离培养:
1)细菌的生长表现: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为菌落。表现:大小、形态、透明度、隆起度、度、湿润度,表面光滑、粗糙、有无光泽。在液体培养基:所有细菌能在其扩散生长。表现:浑浊、沉淀、形成菌环、细菌膜等。
2)细菌的分离:用人工培养方法将细菌从病料或某一个菌落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分离出来,称细菌的分离。
(3)细菌的生化试验:
(4)动物试验:接种于动物,通过动物的症状、病理变化、染色、细菌培养、生物化学实验、免疫学技术,检验细菌。
(5)免疫学诊断:
1)凝集试验2)沉淀试验3)补体结合试验。

第2题:

曳引电梯平衡系数如何测量?请详细写出测试步骤。


正确答案: 轿厢分别空载、装载额定载重量的25%、40%、50%、75%、100%、110%作上下全程运行,当轿厢和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记录电动机的电流值,绘制电流-负荷曲线以上、下行运行曲线的交点确定平衡系数。以电动机电源输入端为电流检测点

第3题:

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②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
③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④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第4题:

请详细论述如何诊断作物病害


正确答案: 首先区分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有四大特点:具独特症状,但病部无病征;田间唱大面积同时发生,无明显发病中心;病株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规律性;若采取措施,改变发病因素和条件,植株一般可恢复健康.
若是侵染性病害,再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诊断
作物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侵染引起真菌病害:主要症状为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后期病斑上常形成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征.用挑针或刀片挑取或刮取病征,或进行切片,显微镜下可清楚看见真菌形态.若病部无子实体,则可先进行保湿培养,再作镜检
原核生物中的细菌病害:主要症状为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在田间,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潮湿条件下病部呈现黄褐或乳白色,胶粘性,似水珠状菌脓;腐烂型病害患部常有恶臭味.细菌病害可通过徒手切片检查菌溢现象来加以验证.
原核生物中的植物菌原体病害:主要症状为变色和畸形,包括病株黄化,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片变小,花变叶等.植物菌原体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
病毒病害:主要症状为花叶,黄化,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等,少数为坏死斑点.一般为系统性发生,不适宜温度(常为高温)下表现隐症现象.病害通过昆虫等生物介体传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生物介体的行为和繁殖情况密切相关.病毒粒体需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线虫病害:主要症状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根部生长不良,局部畸形等,似缺肥症状.有的受害部位形成根结,种瘿等,可以肉眼直接观察虫体.其余的可从受害部位取样镜检.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主要症状为,木本植物生长势差,落叶落花落果,迟花不实,顶枝枯死,严重的导致死亡.草本植物受害后植株矮小,黄化,严重的全株枯死.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病原植物.常为叶片或根系退化的植物,通过吸根等与寄主植物维管束系统直接相连.、

第5题:

请详细论述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一、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期(19世纪中后期—一战前)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营。例如,美国的胜家缝纫机器公司、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爱迪生电器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等都先后在国外活动。这些公司是现代跨国公司的先驱。
二、跨国公司的缓慢发展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所发展。受战争和1929经济危机影响,总体上跨国公司发展缓慢。
三、跨国公司的高速发展期(二战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美国跨国公司的数目、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额均居世界之首。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公布的《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对全球跨国公司的排名,前十名依次是英荷壳牌集团RoyaI Dutch Shell,美国的Ford、GM、Exxon、IBM,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瑞典及瑞士合资的Asea Brown Boveri,瑞士的Nestle,荷兰的飞利浦,美国的Mobil。前十名中美国占了五名。这是按公司海外资产进行的排名。若按销售额排列,美国依然居前列。1987年按销售额排列的世界最大跨国公司的金字塔,在高踞塔尖的23家中,美国占了10家,平均每家年销售额高达250亿美元。在紧接塔尖之下的52家中,美国占了21家,平均每家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1987年600家世界最大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高达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2%,西欧占32%,日本占1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占2%。

第6题:

请详细写出C301开机的全过程。


正确答案: 1)启动准备:
1、确认油箱中的油位和油质
2、润滑油油温达到15℃以上,否则开启油加热器(油温低于5℃时,允许紧急启动,需联系仪表)
3、盘车检查
4、打开油冷器进出水阀
5、配合电气、仪表,检查各控制测量仪表,自保联锁系统是否正常
6、检查工艺管线及附属管线是否完好,改好流程
7、联系机、电、仪人员到现场
8、送电
9、开启辅油泵,检查油压是否正常
2)启动条件
1、润滑油油压正常在>0.09Mpa以上。
2、风机入口导叶稍开5-10%。
3、风机出口放喘振阀全开。
4、润滑油温度正常在35—45℃。
3)运转
1、确认开车条件满足后,开启主电机。
2、主油泵随主机一起开起,确认润滑油系统各压力参数正常,把辅助油泵在1分钟内由手动状态切换到自动位置,使辅助油泵停止运行。
3、根据润滑油温度情况调节冷却水供水量,当润滑油温度显示40℃时,开始循环冷却器中的水,并通过进口阀调整冷却水的循环量以使润滑油温度保持在35—45℃范围内。这时完全打开冷却水出口阀。
4、确认风机低负荷运行正常后,连续内操准备向系统供风,缓慢调整风机入口导叶,使风机出口压力达到工艺操作要求;缓慢打开出口进系统阀门,直至全开;缓慢关小放喘振放空阀。

第7题:

请详细写出培训要做好哪些准备?


正确答案: (1)培训方案。按培训需求确定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确定讲师、培训对象、培训时点和批次、培训地点等。注意在确定培训时点和批次时,要与组长充分沟通,处理好培训对象上线时间与培训时间的关系。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可采取集中面授、外派学习、专题培训、例会宣导、辅导、转授、自学等。
(2)培训教案。确定培训方案后,应积极主动开发生动活泼、有利于客户服务代表的接受和理解的教案。注重将知识用于实践的原则。
(3)其他安排。在培训实施开始前,应落实好培训课室、课室布置、教案、教具等,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训环境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桌椅摆设方式、背景音乐等细节。

第8题:

请详细写出宝宝的九大敏感期。


正确答案: 秩序敏感期(出生后几个月至两岁)
细节敏感期(1.5至2岁)
行走敏感期(出生至2岁)
手的敏感期(1至3岁)
语言敏感期(出生八星期至八岁)
社交敏感期(3至6岁)
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动作敏感期(0至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第9题:

请论述纳米光学探针在活体动物成像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纳米光学探针中的如随着小动物成像技术的发展,成像探针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其中的量子点荧光标记是纳米技术和体内荧光成像技术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将直径只有15纳米的荧光粒子附着到DNA的特殊部分,随后分析荧光信号的强度以及其它特性。这些粒子称为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使其比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传统荧光标签更易检测到。NIST 的研究小组证明量子点释放的信号强度比另外两种传统荧光标签强2到11倍,暴露于光下时稳定性也更好。除了能够对活细胞进行长时间动态荧光观测与成像,对细胞间、细胞内及其细胞器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原位实时动态示踪外,还可以标记在其他需要研究的物质上,在长时间生命活动监测及活体示踪上有独到的应用优势。与传统的荧光标记方法比较,该方法在稳定性、灵敏度、应用范围等方面都有重要突破。

第10题:

当车站发生台风、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请写出行值岗的处理程序?


正确答案: (1)加强车站出入口设施、站台设备的巡视,及时向控制中心汇报车站、线路的最新情况。
(2)根据情况,做好乘客的宣传和组织。
(3)根据情况关闭管辖的地面、站台的广告灯箱电源。
(4)车站接到行调的相关命令后(如关站),立刻执行车站紧急程序,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宣传、疏散、服务工作。
(5)组织地面和高架路段站内乘客做好避风预防工作,如当风力达6级时,提醒候车的乘客不要靠近站台屏蔽门(安全门),不要在站台悬挂物(如PIDS、CCTV、DTI及时钟设备)附近候车等等。
(6)若发现车站出入口飞顶被强风破坏等险情,及时封锁现场,根据情况关闭受影响的出入口,并报行调备案,协助抢险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