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深层心理学,是因为()。

(A)承认无意识层面的存在

(B)潜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

(C)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

(D)强调意识活动对人的心理的深刻作用


正确答案:C

第2题:

行为主义认为(  )。

A 、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B 、 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C 、 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D 、 人的心理包含意识和无意识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

A、对刺激的无意识

B、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体验

C、无意识行为

D、盲视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  )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现象

A.无意识行为
B.对刺激的无意识
C.盲视
D.无意识心理

答案:C
解析:
参考第29题。

第5题: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A.个体心理
B.个体心理与行为
C.意识与无意识
D.社会心理

答案:A,B,C,D
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范围非常广,以上都是。

第6题:

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即意识、()与无意识。


参考答案:前意识

第7题: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 )诊断的重要内容。

A.心理动态
B.缘由
C.分类
D.综合

答案:A
解析:
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如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就是心理动态诊断的重要内容。故选A。

第8题:

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

A.回忆与沉思

B.想象与联想

C.灵感与直觉

D.理智与情感

E.意识与无意识


正确答案:ABCDE

第9题:

结合当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consciousness)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于意识人们仍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派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定义也存在分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如果将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发现了对应意识机能的外显过程和对应无意识机能的内隐过程,通过实验证明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共生共存。人的任何认知过程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同一任务中,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视条件不同可能会产生协同促进或冲突阻碍的相互作用。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以用语言表达出的一些东西,如对痛苦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例如,早晨起床后,一个人在选择穿哪一件衣服时是受意识支配的,而穿衣的动作本身通常是自动化的,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意识和无意识可能对应了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并可能在发生学意义上存在先后关系。无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很可能比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更早出现。因此无意识在心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普遍的、抽象的、抗干扰的,而意识则建筑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大的变异性。

第10题: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这种现象叫(  )

A.无意识行为
B.对刺激的无意识
C.盲视
D.无意识心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无意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其中,无意识行为是指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如骑自行车时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问题或与他人交谈。对刺激的无意识是指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盲视是指受到脑损伤后,在盲区中呈现客体,患者报告看不到客体,但能准确确定客体的位置、运动方向等刺激属性,即产生了知觉行为和意识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