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十个百分点。日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已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非农业人口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约百分之三十,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之三,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中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


第2题: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是城市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这使得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而非经济型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的简历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其次由于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政府能够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最好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可以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在农村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所需的建设资金。
②体质特点—城乡双重性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居民身份体制,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交换体制。
③结构特点—不协调型首先,我国城市数量太少其次,城市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再次,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与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成正相关关系。
④进程特点—波浪型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⑤水平特点—滞后型。

第3题:

简述中国城市化道路与经典城市化道路的区别?


参考答案:

(1)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2)从规模较小的小城镇起步,控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并同时引导这部分人向小城镇迁移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发展小城镇的政策;
(3)城市化的动力来自乡村的推力,而不是城市的引力;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移,也就是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5)有形的物质形态上的城市化发展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显著落后。


第4题:

简述城市化的进程。


正确答案: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包括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和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包括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3)郊区的城市化。
(4)逆城市化。

第5题:

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第6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如何?


正确答案: 解放后至今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
(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时期(1949-1957年);
(2)城市化过度发展时期(1958-1960年);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年);
(5)城市化恢复正轨和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第7题:

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中国城市化进程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的平稳发展时期,局势稳定,商贸平稳发展,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城镇人口比重13.26%.
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的急速调整时期,“大跃进”1960万农民组织进城,城镇人口比重为19.7%.但,工业发展,政策失误,1962年2000万农民被动员返乡,城镇人口比重为14%.
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的停滞时期,1000万知识青年下乡,1972年又返乡,17.92%.
第四阶段是1978年以后的发展迅速时期,城市数目增多2008年为655个,78年的3.3倍。城镇人口比重为46.6%.

第8题:

简述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1、1760-1850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出现了第一个城市化超过一半的国家-英国
2、1851-1950为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工业化的国家进入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3、1951年后,为城市化得普及阶段,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独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特点:
1、城市化明显加快
2、大城市超前发展
3、城市带的崛起


第9题:

简述外围市区的城市化进程。


正确答案: 外围市区,指的是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通称为城乡结合部。城市化特征:内部市区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外移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在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中,住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住宅扩散还会带动城市其它职能部门的扩散,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设施等等。

第10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正确答案: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状态。这一阶段的城市化的状态有如下特点:1.城市的发展具有规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30年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城市的发展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性。2.城市的生产功能凸显。这一阶段过程中,城市的建设与工业生产的发展不可分割,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办工业,办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的最主要的任务。3.消费、商业、第三产业这些功能仅占城市次要功能的地位。过分强调生产功能,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功能给城市化的发展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今天的城市化发展遗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可以这样认为:这30年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在观念指导上,具体实施时基本上是一种反城市化的战略,致使城市化发展的进展缓慢,时而还处于停滞状态,并且还积累了大量的矛盾,给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留下了许多包袱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