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中,弹性模量的大小是由材料的()决定的

题目
单选题
在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中,弹性模量的大小是由材料的()决定的
A

强度

B

弹性限度

C

弹性性质

D

受力形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复合材料中,()。

  • A、纤维增强材料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
  • B、包容相材料是纤维增强材料
  • C、树脂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高,而韧性低
  • D、各组分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

正确答案:A

第2题:

机械密封端面的变形大小是材料的弹性模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弹性模量是反映材料抵抗变形能力大小的指标,弹性模量值越大,外力作用下材料的变形越大,材料的刚度也越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4题:

某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25GPa,泊松比为0.25,则这种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为()GPa。若试件直径为40mm,该试件拉伸到轴向应变为8×10-4时相应的拉伸应力为()MPa,直径缩短了()mm。


正确答案:10;20;0.008

第5题:

弹性模量E可定义为材料在拉伸时弹性直线段的(),按照此定义,可以采用静力拉伸试验方法测定金属材料的()。

  • A、极限
  • B、微分
  • C、斜率
  • D、弹性模量

正确答案:C,D

第6题:

()是材料发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

  • A、拉伸模量
  • B、杨氏模量
  • C、切变模量
  • D、弹性模量

正确答案:D

第7题:

()材料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称为。

  • A、弹性模量
  • B、弹性极限
  • C、拉伸强度
  • D、屈服强度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在用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x的求取方法是()

  • A、图解法
  • B、放大法
  • C、逐差法
  • D、最小二乘法

正确答案:C

第9题:

在材料的弹性极限内,应力与拉伸之比称为()。

  • A、杨氏模量
  • B、弹性模量
  • C、折射率
  • D、a和b都对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何谓材料的弹性?弹性模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材料的静态弹性模量和动态弹性模量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1)给材料施加外力,材料会发生变形,外力去除后材料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
2)宏观上,E代表材料对弹性正应变的抗力;微观上E表征原子间的结合力。
3)影响因素
(1)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原子结构不同,价电子层和能带结构不同,直接影响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再加上晶体结构不同,原子间距和近邻原子数都不同,也对原子的相互作用势能和恢复力系数 有影响,E对晶体结构十分敏感。
(2)温度:温度通过热膨胀或热振动,影响原子间距,进而影响弹性模量;另外,温度还能显著降低原子位移的阻力。
(3)电、磁场:对于介电质和铁磁质,电场、磁场能分别引起电致伸缩、磁致伸缩,再加上热膨胀、外力等因素的复合作用,也会影响弹性模量。
(4)变形速率和弛豫时间:由于应变在微观上常与原子迁移、位错运动、晶界滑移等机制相关,而这些微观运动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因此,宏观上的变形速率、弛豫时间等因素也能影响E。
4)由材料的单向拉伸实验和应力、应变曲线获得的弹性模量,通常被称为静态弹性模量。由共振频率法和超声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为动态弹性模量。静态模量大多低于动态模量,这是因为静态测试弹性模量
(1)测试时的应变速率太低,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变弛豫现象;
(2)测试时应力太大,很难保证微观上不发生塑性变形。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