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
(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
(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1958年15.4%1980年13.6%。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简述渗透变形的基本概念类型。


正确答案: 概念:在渗透力作用下发生的土粒或土体移动或渗透破坏现象。文中解释为:潜蚀使土石结构变松,强度降低,这样一种变化成为土石的渗透变形。
类型:管涌,流土,接触流土,接触冲刷。

第3题:

简述休克的基本概念?


正确答案: 休克是各种疾病或损伤所致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和微循环障碍的综合病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浅促、皮肤湿冷苍白或紫绀、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

第4题:

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
(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
(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1958年15.4%1980年13.6%。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第5题:

简述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正确答案: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盐:由金属阳离子(包括NH+)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