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谁的()

题目
填空题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谁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的启示是对幼儿园和中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应当以活动为中心,为不同阶段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活动。

A.霍尔的“儿童复演论”

B.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C.儿童活动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答案:A

第2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将认知结构称为图式,图式是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皮亚杰提出人类发展的实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儿童思维开始萌芽,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和思维的片面性三个方面。
(3)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获得了守恒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1一成人):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

第3题: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包括( )。

A、认知论

B、认知发展阶段论

C、道德发展论

D、社会认知论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试分析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描述。


答案:
解析: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作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

第5题:

下列理论是由加德纳提出的()。

A、儿童美术的认知理论

B、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

C、儿童美术的知觉理论

D、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论


正确答案:A

第6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6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期。

A.感觉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正确答案:B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i2岁)和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第7题:

有效开展活动教学的理论基础有()。

A、霍尔的“儿童复演论”

B、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C、儿童活动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E、“再创造”理论


答案:ABCDE

第8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P28)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四个由低到高、顺序不变的发展阶段。

第9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解析:
不可逆性刻板性

第10题:

论述皮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案:
解析: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无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2)发展的因素与结构。①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②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使机体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平衡既是心理发展的因素,又是心理发展的结构。(3)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个阶段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儿童思维发展依次经过: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形成某些低级动作图式。该阶段发展的特点有:形成客体永久性、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A非B”错误)。②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和动作内化,可以形成表象,能用表象和语言描述外部世界。但还具有以下特点:相对具体性、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集中化(不守恒)。③具体运算阶段(7 -12岁):儿童的思维已能服从逻辑规则,但认知活动相对具体,不能进行抽象运算,8岁左右形成客体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有:去集中化、去中心化、思维可逆性。其中,去集中化是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开始接近成人。(4)皮亚杰阶段论有以下特点:①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但有阶段性。②各阶段有独特的结构,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固定。③阶段之间可以有交叉。④前一阶段的结构是后一阶段结构的基础,但两阶段之间有本质差异。⑤同一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水平相当。⑥心理发展的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和新结构。(5)对教学工作的启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活动教学法、认知冲突法的理论基础,它启示我们教学应当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