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题目
单选题
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杜威

D

 施瓦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正确答案:A
【精析】A杜威主张“从做中学”。

第2题:

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


正确答案:
杜威

第3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


正确答案:
杜威

第4题: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正确答案:√
√【解析】这是杜威的一个主要教育思想.

第5题: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____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正确答案:
直接经验

第7题:

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卢姆


正确答案:A

第8题:

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拉伊

C.瓦斯凯

D.布厄迪尔


正确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各教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要点透析】A项为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实际参与的活动中学习,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B项为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C项为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学应首先研究教育制度对教育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影响。D项为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 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分析题意,B、C、D项均不符合,故选A。

第9题:

杜威提出了()的教学原则。

A.“从实践中学”

B.“从做中学”

C.“从理论中学”

D.“从书中学


参考答案:B

第10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请你在分析两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价值。


答案:
解析:
(1)对于教学和课程,杜威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他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杜威认为,应为学生“配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在“做”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杜威认识到传统课程的弱点,主张重视儿童直接经验的积累,教材的编写更是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水平,教材心理学化进一步将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使课程编写更有科学依据。同时,杜威强调的“从做中学”对于传统的静坐学习也是有启发和进步意义的,这与我们新课改中所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但是,杜威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和个人的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因此我们在实际的课程编制上,应该将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保证学生可以学到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以活动课程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造成“田呆子、书呆子”,长不出科学的种子的结果,这一弊端而提出的。第二,“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以创造结束。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否定注入式教学法认为教育要与实践结合。生活教育论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问寻生活中的学习机会。生活教学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在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3)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理论价值。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要遵循“从做中学”的观点,具体表现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①教育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教育内容上:教学的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如将教材中的宏大叙事改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③教育方法上: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采用实验法、参观法、实习法等作为讲授法的辅助。④教育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或完成实际的实验操作。⑤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照片、优秀作品等收集起来,并组织进行集中的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