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
(1)理论假设:a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b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c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a设身处地。b证明规则。c付诸行动。
(3)简要评论:a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b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

A、 社会学习模式

B、 价值澄清模式

C、 认知模式

D、 体谅模式


正确答案:C

第2题:

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社会交往模式


正确答案:A

第3题: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_________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置于中心地位。


正确答案:
彼得·麦克费尔 道德情感的培养

第4题:

体谅模式的特色是什么?对我国的学校德育改革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体谅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启示。
(1)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再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
(2)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
(3)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文字创作、小组讨论等。

第5题:

持“培养具有‘环境能力’、能主动行动的公民”这一德育目的观的德育模式是()。

A.道德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行动模式


参考答案:D

第6题:

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 )。

A.目的游离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E.目标模式


正确答案:C
C
【解析】体谅或者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与认知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第7题:

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这一理论特征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A.模仿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行动模式


正确答案:C

第8题:

国外常见的几种德育模式包括()。

A、体谅模式

B、社会行动模式

C、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D、完善人格模式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教师以“师表美”“道德美”“作品美”作为教育的方式,这种德育方式属于( )。

A.欣赏型德育模式
B.对话德育模式
C.社会行动模式
D.体谅模式

答案:A
解析: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是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因而,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和欣赏。

第10题:

重视“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社会模仿模式 C.体谅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答案:C
解析:
体谅模式的核心是学会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