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做一个采用“例规教学模式”来组织的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教学设计。

题目
问答题
请做一个采用“例规教学模式”来组织的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教学设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做一个采用“例-规教学模式”来组织的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教学设计(只要设计出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解释每一个环节的主要任务)。


参考答案:①(大量)实例(可以是带情景的,可以是从旧知识引入的,可以直接给出的);②探究规律;③总结规律;

第2题:

从课堂学习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主要有()集中类型。

A、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B、讲解型的教学组织

C、讨论型的教学组织

D、问题解决型的教学组织

E、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参考答案:ADE

第3题:

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教学手段这一因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请举例说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学习的内容特点:以认数学习为起点、以整数四则运算为主线、小数与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学习与认数学习交织进行、性质与概念学习是伴随着运算规则学习而展开的。
②学习方式的特点: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重要规则逐步深化、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第5题:

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等。

  • A、练习导入
  • B、问题导入
  • C、经验导入
  • D、算理导入

正确答案:B

第6题:

请做一个运用“概念形成”途径获得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只要设计出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解释每一个环节的主要任务)


参考答案:①感知具体对象阶段。(要设计一个具体的知觉对象)
②尝试建立表象阶段。(设计的活动是学生对对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③抽象本质属性阶段。(设计的活动就是学生找到对象的本质属性) ④符号表征阶段。(学生能用符号或命题的形式来表征对象的本质属性)
⑤概念运用阶段。(设计概念运用的活动要能表现学生进一步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第7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答案:
解析:
(1)答案要点:
运算能力是指不仅会根据计算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途径。
提高运算能力的途径:
①通过联系实际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种运算概念、性质、公式等,并能够运用概念、性质和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
②加强口算、重视笔算。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笔算过程要正确,理解笔算意义,提高计算正确率。
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后及时检查和检验.提高计算能力。
(2)答案要点:
①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题目。
②通过体验口算过程,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
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导入:
①出示题目30×450×5300×7200× 8
12×443×223×311×7
请学生口算上述题目的答案。
②请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进行I=/算的。总结口算方法,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设计理由:
本节课的导入设计主要运用了复习导入的方法,通过选择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进行练习,将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中。请学生自主说出口算方法,更是将已学知识和新学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有意义地进行学习,符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理论,同时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陈述已学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运用。

第8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认识计算器”一课,教学内容为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使用计算器正确运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8人。

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正确答案:

情境导入: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理由: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琐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将本节课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第9题:

请做一个采用“例规教学模式”来组织的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所谓“例规教学模式”,是指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较为适用于规则的上位学习。如: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后,教师向学生呈现诸如32+5这样的例题,让学生在掌握了加法意义及已有的“数位”概念的基础上去尝试探究,并在直观我(摆小棒)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形成更为一般性的概括,从而获得“数位对齐”的运算规则。其基本学习过程是,感知例证——观察发现——形成表象——逐步抽象——概括规则。

第10题:

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正确答案: ①规则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
②规则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