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含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含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第一学段(1---3年级)教材的呈现要求:本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第二学段(4---6年级)教材的呈现方式:与第一学段相比,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出现了更多数量的文字和符号,所以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在图文并茂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教材的内容。

第2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是由数学的特点所赋予
2)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理科课程)
4)对青少年品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3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含义


正确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在特定目标、计划制约下的数学学科及数学学习活动
3)结合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过程和经验的总和

第4题: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变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特点:课程内容的安排体系由单一式发展为综合式、从课程内容的发展上来分,有螺旋式、直线式、过渡式三种、以例题、练习相结合的体例展示教学内容、教材的呈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作不同的处理。

第5题:

简述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


正确答案: (1)课程开发——学术中心。
(2)课程组织——学科取向。
(3)课程结构——螺旋式。
(4)课堂教学——记忆为主。
(5)学业评价——笔纸考试为主。

第6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


正确答案: 1)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
2)学校、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
3)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
4)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
5)“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6)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
7)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
8)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

第7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


正确答案: 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要把握ICMI时代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和二战后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二是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要把握我国数学教育的几次变革,包括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之关系,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变革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要掌握变革的内容,即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第8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材的含义 


正确答案: 广义: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师生公用的教科书,练习册,以及供教师用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教学挂图、音像教材、辅助教学软件等教学材料
狭义:指小学数学教科书,亦称课本。

第9题: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演变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从以本待纲到一纲一本。
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文件名称交替出现
3、借鉴仿照外国,到逐步增强中国特色
4、精简算术内容,充实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出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基)到“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5、由注重计算和推理,到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删减偏深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10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
(1)数学课程目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