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犯罪个体原因结构的内在关系。
(一)个性心理结构特征和人生观特征,在犯罪的个体原因内部结构中所处地位互不相同,它们分属犯罪的个体原因系统的不同层次:
1、个性心理特征,在犯罪个体原因结构中处于基础层次。
2、人生观特征,在犯罪个体原因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
(二)个性心理结构特征和人生观特征二者之间存在着控制与反馈的内在关系。
第2题:
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的区分,有助于推进揭示个体犯罪形成与社会化过程的相关关系,以及社会犯罪演变与社会变迁的相关关系。()
第3题:
简述去个体化的含义与主要原因。
第4题:
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
第5题:
犯罪原因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是由犯罪原因引起的,犯罪原因就是引起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切因素。
第6题:
犯罪的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的关系是()。
A.犯罪的社会原因决定犯罪的个体原因
B.两者的连结点就是意识,即社会原因中的反社会意识和个体原因中的人生观(个体反社会意识)
C.在宏观上就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人的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消极现象引起的
D.微观上就是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关系,犯罪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7题:
犯罪的个体原因具有以下特征()。
第8题:
简述犯罪的个体原因与社会原因的关系。
第9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如染色体、()等生理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都对认知犯罪的个体原因有了新的发展。
第10题:
简述原因关系与票据关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