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问答题行业部门测定的拟建工程设备购置费与类似工程设备购置费相比下降2.91%,拟建工程安装工程费与类似工程安装工程费相比增加8.91%。根据已有资料和条件计算拟建工程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工程费用。
查看答案
问题:问答题2010年已建成年产10万吨的化肥厂,其投资额为5000万元,2018年拟建生产50万吨的化肥项目,建设期2年。自2010年至2018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4%,估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为多少?X=0.9
问题:问答题对于B项目,海洋运输公司的现行海运费率6%,海运保险费率为3.5‰,外贸手续费率、银行手续费率、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率分别按1.5%、5‰、17%、13%计取。国内供销手续费率为0.4%,运输、装卸和包装费率为0.1%,采购保管费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均按1美元=6.2元人民币计算,设备的安装费率为设备原价的10%。估算进口设备的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
问题:问答题某市政府投资新建一学校,工程内容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体育馆等。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表中,招标人给出了材料暂估价。承发包双方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以及《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规定,国内《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不包括的工程索赔内容,执行FIDIC合同条件的规定。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l:投标截止日前15天,该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了人工单价及规费调整的有关文件。 事件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顶棚吊顶的项目特征描述中龙骨规格、中距与设计图纸要求不一致。 事件3:按实际施工图纸施工的挖基础土方工程量与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表中挖基础土方工程量发生较大的偏差。 事件4: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遇到强台风、特大暴雨,造成施工现场部分脚手架倒塌,损坏了部分已完工程、施工现场承发包双方办公用房、施工设备和运到施工现场待安装的一台电梯。事后,承包方及时按照发包方要求清理现场、恢复施工,重建承发包双方现场办公用房。发包方还要求承包方采取措施,确保按原工期完成。 事件5:由于资金原因,发包方取消了原合同中体育馆工程内容,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承包方就发包方取消合同中体育馆工程内容提出补偿管理费和利润的要求,但遭到发包方拒绝。 上述事件发生后,承包方及时对可索赔事件提出了索赔。 【问题】 1.投标人对涉及材料暂估价的分部分项进行投标报价,以及该项目工程价款的调整有哪些规定? 2.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规定,分别指出对事件l、事件2、事件3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3.事件4中,承包方可提出哪些损失和费用的索赔? 4.事件5中,发包方拒绝承包方补偿要求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问题:单选题在电机干燥工作中,磁铁感应干燥法和外壳铁损干燥法应属于( )。A 内部干燥法B 外部干燥法C 通电干燥法D 直流干燥法
问题:问答题(3)投标人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和低于最低投标限价的,均按废标处理。 (4)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在项目投标及评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投标人A在对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复核时发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项工程的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 事件2:投标人B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对前期工程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工程适度提高了报价;对暂估价材料采用了与招标控制价中相同材料的单价计入了综合单价。 事件3:投标人C结合自身情况,并根据过去类似工程投标经验数据,认为该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3,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6;投高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3、0.6、0.1,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500万元、400万元、250万元;投低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同样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2、0.6、0.2,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参加投标的相关费用为3万元。经过评估,投标人C最终选择了投低标。 事件4:评标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招标人规定的评标时间不够。 事件1中,投标人A应当如何处理?
问题:问答题对于A项目,已知拟建项目与类似项目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25,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A项目主厂房的工艺设备投资;用系数估算法估算A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的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问题:问答题某国有资金投资办公楼建设项目,业主委托某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 招标投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招标代理人确定的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的时间为10个工作日;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招标文件确定的投标有效期为30天。 事件2:为了加大竞争,以减少可能的围标而导致竞争不足,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对已根据计价规范、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造价信息或市场造价信息等资料编制好的招标控制价再下浮10%,并仅公布了招标控制价总价。 事件3: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在编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便减少未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工程造价。 事件4:应潜在投标人的请求,招标人组织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并在现场口头解答了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 事件5:评标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某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3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4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5,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
问题:问答题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第一年贷款300万元,第二年600万元,第三年400万元,年利率为10%,建设期内利息只计息不支付,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贷款每年均衡发生)。
问题:多选题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类,交流电动机电梯可分为( )。A单速、双速及三速电梯B调压调速电梯C调频调速电梯D调频调压调速电梯
问题:问答题某建设项目,业主将其中一个单项工程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确定了中标单位,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为6个月。每月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和单价措施项目费用,见表5.1。 表5.1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和单价措施项目费用表 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12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用6.6万元);其他项目费用包括:暂列金额为10万元,业主拟分包的专业工程暂估价为28万元,总包服务费用按5%计算;管理费和利润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基数计取,计算费率为8%;规费和税金以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用之和为基数计取,计算费率为10%。 施工合同中有关工程款结算与支付的约定如下: 1.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预付款,包括扣除暂列金额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后的签约合同价的20%以及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60%。预付款在合同期的后3个月从应付工程款中平均扣回; 2.开工后,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40%随工程进度款在第1个月支付,其余总价措施费用在开工后的前4个月随工程进度款平均支付; 3.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业主按承包商应得工程进度款的90%支付; 4.其他项目费用按实际发生额与当月发生的其他工程款同期结算支付; 5.当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幅度超过15%时,应调整相应的综合单价,调价系数为0.5(或1.1) 6.施工期间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在超过基期价格5%及以内的费用由承包商承担,超过5%以上的部分由业主承担; 7.工程竣工结算时扣留3%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其余工程款一次性结清。 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及业主确认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3个月发生合同外零星工作,现在签证费用4万元(含管理费和利润);某分项工程因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20%(原清单工程量400m2,综合单价180元/m2) ,增加相应单价措施费用1万元,对工期无影响; 2.第4个月业主的专业分包工程完成,实际费用22万元;另有某分项工程的某种材料价格比基期价格上涨12%(原清单中,该材料数量300m2,材料价格200元/m2)。 假设该单项工程实际总造价比签约合同价增加了30万元,在竣工结算时业主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结算款应为多少万元? (计算结果有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问题:问答题(3)投标人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和低于最低投标限价的,均按废标处理。 (4)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在项目投标及评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投标人A在对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复核时发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项工程的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 事件2:投标人B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对前期工程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工程适度提高了报价;对暂估价材料采用了与招标控制价中相同材料的单价计入了综合单价。 事件3:投标人C结合自身情况,并根据过去类似工程投标经验数据,认为该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3,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6;投高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3、0.6、0.1,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500万元、400万元、250万元;投低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同样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2、0.6、0.2,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参加投标的相关费用为3万元。经过评估,投标人C最终选择了投低标。 事件4:评标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招标人规定的评标时间不够。 针对事件4,招标人应当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问题:多选题建设项目风险产生主要是由于建设项目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而建设项目的不确定事件又是由于建设项目信息的不完备造成的。造成建设项目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A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B信息本身的滞后性特性C建设项目事务的发展变化D建设项目信息资源管理和沟通管理的原因
问题:问答题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5%,采用直线法折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本金为l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2年内均衡投入。 3.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4.生产运营期第1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5.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经营成本为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笫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 4.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还款方式要求,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 5.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多选题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主要用于( )。A固体表面火灾B电器设备火灾C活泼金屑火灾D活泼金属氢化物火灾
问题:问答题某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确定了中标人,业主和中标人签订了单价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六项分项工程,其分项工程工程量、费用和计划作业时间,见表5.1。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等总价措施项目费用6万元,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用10万元,暂列金额8万元;管理费以分项工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0%;利润与风险费以分项工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与管理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7%:规费以分项工程、总价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6%:税金率为3.5%;合同工期为8个月。 表5.1分项工程工程量、费用和计划作业时间明细表 有关工程价款支付条件如下: (1)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分项工程费用(含相应的规费和税金)的25%作为材料预付款,在开工后的第4-6月分三次平均扣回; (2)安全文明施I等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分别于开工前和开工后的第1个月分两次平均支付,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在第1--5个月分五次平均支付; (3)业主按当月承包商已完工程款的90%支付(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等总价措施项目和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 (4)暂列金额计入合同价,按实际发生额与工程进度款周期支付; (5)工程质量保证金为工程款的3%,竣工结算月一次扣留。 工程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3个月发生现场签证计日工费用3.0万元; (2)因劳务作业队伍调整使分项工程C的开始作业时间推迟1个月,且作业时间延长1个月; (3)因业主提供的现场作业条件不充分,使分项工程D增加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6.2万元,作业时间不变; (4)因设计变更使分项工程E增加工程量120m2(其价格执行原综合单价),作业时间延长1个月; (5)其余作业内容及时间没有变化,每项分项工程在施工期间各月匀速施工。 【问题】 1.计算本工程的合同价款、预付款和首次支付的措施费。 2.计算3、4月份已完工程价款和应支付工程进度款。 3.计算实际合同价款、合同价增加额及最终施工单位应得工程价款。
问题:问答题某建设项目建安工程费6000万元,设备购置费3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000万元,已知基本预备费率5%,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3年,各年投资计划额为:第一年完成投资30%,第二年50%,第三年20%。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6%,求建设项目建设期间价差预备费。【另一种情况】①第一年完成投资50%,第二年30%,第三年20%;②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分别计算2种情况下的价差预备费。
问题:问答题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l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l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l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答题纸表l.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