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D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间题和处理?

题目
问答题
RPD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间题和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铸造全冠边缘过长可能导致

A、不能戴入

B、就位容易

C、固位好

D、戴入后牙龈苍白

E、边缘密合


参考答案:D

第2题:

戴全口义齿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答案:
解析:
1.戴用义齿后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1)基托在应缓冲区缓冲不足造成局部软组织疼痛
1)常见的症状:黏膜红肿,破溃,压痛明显。
2)常见的部位:牙槽嵴上有骨尖、骨棱;上颌隆突;上颌结节的颊侧;下颌舌隆突;下颌舌骨嵴处的骨质隆起;上下颌唇、颊系带处;组织倒凹的区域等。
3)处理方法:在磨伤或压伤的黏膜上涂甲紫,将义齿组织面擦干戴入口中,在压伤部位相应的组织面上反衬出紫色,用桃形石将紫颜色处的基托组织面磨除少许,使基托组织面与组织之间有适当的空隙,这种处理称为缓冲。
(2)基托边缘伸展过长或过锐造成组织疼痛
1)常见症状:黏膜皱襞黏膜红肿、破溃,压痛明显。
2)常见部位:唇颊移行皱襞、下颌口底黏膜皱襞,基托后缘的黏膜。
3)处理方法:只需将过长、过锐的边缘磨短和圆钝,症状即可缓解,但不易磨除过多,以免破坏边缘封闭。
(3)义齿在正中咬合和侧方时有早接触或干扰,造成组织疼痛
1)常见症状:弥漫性发红的刺激区域。
2)常见部位:牙槽嵴顶或嵴的斜面上。
3)处理方法:先排除是否由上述两个原因引起的疼痛,如不是则再用咬合纸测试,看面有无早接触,如有则调,疼痛明显缓解。
(4)经过磨改仍有疼痛且此起彼伏,可能是印模或模型不准确,应重衬或返工重做。
(5)义齿垂直距离过高造成组织疼痛
1)常见症状:下颌牙槽嵴普遍疼痛或压痛,不能坚持较长时间戴义齿,面颊肌肉酸痛,上颚部有烧灼感。
2)处理方法:当前牙覆不大时,可重排下颌后牙降低垂直距离;或重新做全口义齿。
2.义齿固位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基托边缘过长、系带缓冲不够导致义齿固位不良
1)常见症状: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尚好,但患者开口、说话、打哈欠时义齿易脱落。
2)处理方法:基托过长的可适当磨除。
(2)义齿咬合不平衡,导致义齿固位不良
1)常见症状:义齿固位尚好,但在咀嚼食物时,义齿容易脱位。
2)处理方法:进行选磨调,消除早接触和牙尖的干扰,或如果是由于下颌磨牙后垫部位基托伸展过长,与上颌结节后缘基托接触或接近,则将基托边缘磨短或磨薄。
(3)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或基托边缘伸展不够导致义齿脱落
1)常见症状: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脱落。
2)处理方法:可采用重衬或加长边缘的方法,或重做义齿。
3.戴用义齿后出现咬颊、咬唇或咬舌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后牙缺失时间过长,两颊部内陷,或由于舌体变大而造成咬颊或咬舌的现象。
处理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戴用后可自行缓解;或在必要时加厚颊侧基托,将颊部组织推向外侧。
(2)上下牙列覆盖过小或呈对刃时易出现咬颊咬唇现象。
处理方法:磨改人工牙,加大覆覆盖,如果仍不能解决则应重做义齿。
(3)颌间距离后部过小,第二磨牙后基托磨光面间有一间隙引起咬颊。
处理方法:将此处基托尽量磨薄,必要时磨短。
4.发音障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下颌舌侧基托过厚,影响舌的活动。
处理方法:将下颌舌侧基托磨薄,尤其后牙舌侧基托,一般磨成凹状,以增加舌的活动空间。
(2)人工牙排列太靠舌侧,缩小了固有口腔的空间。
处理方法;重做义齿,并注意将人工牙往颊侧移动。
(3)上颌腭侧基托前部磨光面过于光滑。
处理方法:在上颌腭基托前部加上腭皱以改变气流方向。
5.咀嚼功能不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上下颌牙接触面积小,或在调时磨去面的解剖形态,导致义齿咀嚼功能不好。
处理方法:通过调增加面接触面积,形成尖凹锁结关系,或增加食物排溢道。
(2)垂直距离过低患者感到吃饭时用不上力,咀嚼功能不好。
处理方法:取正中记录增加垂直距离的高度,重新排牙。

第3题:

前牙缺失,唇侧组织倒凹大,义齿的戴入方向应是

A、由后向前戴入

B、由前向后戴入

C、垂直戴入

D、旋转戴入

E、倾斜戴入


参考答案:B

第4题:

金属全冠戴后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过敏性痛:牙体制备时磨除过多;牙龈萎缩,根外露所致;继发龋所致。
(2)自发性痛:牙髓充血发展成为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创伤牙合所致;继发龋所致;根管治疗不完善。
(3)咬牙合痛:早期出现,可调牙合解除。
(4)龈炎:食物嵌塞;修复体龈缘过长损伤龈组织,过短易食物滞留;修复体外形不正确。

第5题:

简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可摘局部义齿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基托边缘过长、过锐;基托组织面有小瘤等均可能引起软组织痛。表现为黏膜充血红肿;甚至有溃疡面。只要找准部位对义齿基托进行修改;疼痛即可消除。牙槽嵴部位有骨尖、骨突或骨嵴;表面的覆盖黏膜较薄;并形成组织倒凹;在摘戴义齿过程中易擦伤黏膜组织或义齿在受力时造成黏膜疼痛。应查清疼痛部位;在基托组织面进行缓冲处理。义齿的牙合支托未起到支持作用。牙合支托折断使义齿下沉压迫软组织;卡环压迫牙龈;连接杆压迫软组织;咬合过高;咀嚼时义齿不稳定;以及基托变形;均可导致大范围的弥漫性疼痛。其表现为黏膜譬肿、压痛明显。遇到此类情况可以扩大基托支持面积;增加间接固位体或糟支托数目;移动连接杆位置;调牙合解除牙合干扰等;以减轻黏膜的负荷。

第6题:

患者,女性,28岁。邻合嵌体戴入3个月后,出现冷热刺激痛,最有可能出现的原因是A.嵌体咬合过高SXB

患者,女性,28岁。邻合嵌体戴入3个月后,出现冷热刺激痛,最有可能出现的原因是

A.嵌体咬合过高

B.急性牙髓炎

C.继发龋

D.急性根尖周炎

E.急性牙周炎


正确答案:C
考点:修复体戴入后问题

第7题:

配戴SCL后出现角膜染色4级的处理是停戴3天,不需特殊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RPD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间题和处理?


参考答案:一、疼痛:1.基牙疼痛可能是因基牙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疼痛。2.软组织疼痛,应查清疼痛部位,在基托组织面进行缓冲处理或修改,疼痛即可消除。二、固位不良:1.弹跳,只要修改卡环臂即可纠正。2.翘动、摆动、上下动,应修改卡环与支托,或需重新制作卡环。3.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应进行基托重衬处理。4.基牙牙冠小,或呈锥形致固位形差,应增加基牙或改变卡环的类型,以利于固位。5.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可以按选磨调的原则进行磨改,如无法改善,应重新排列人工牙。6.基托边缘伸展过长,可将基托边缘磨短,使基托避让开各系带处。三、义齿咀嚼功能差,可升高咬合,加大面,改变面形态,增加食物排溢道,增加牙尖斜度,增加基牙和加大基托面积等方法加以改善。四、摘戴困难,需调改卡环,磨改基托,教会患者如何摘戴义齿。五、食物嵌塞,如可以用自凝塑料局部衬垫的应用以解决。六、发音不清晰,应适当的将基托磨薄、磨小或调磨人工牙的舌面,以改善发音。七、咬颊粘膜、咬舌,前者应加大后牙覆盖,调磨过锐的牙尖,加厚基托推开颊肌。后者可适当升高下颌平面,磨除下颌人工牙的舌面或重排后牙。八、恶心和唾液增多,前者应磨改基托或进行重衬处理。后者应坚持戴用义齿,逐渐习惯后,这些现象即会消失。九、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可通过加高或降低垂直距离和调来解决。十、戴义齿后的外观问题,对患者的要求可酌情进行修改,必要时重做,对不合理的要求应向患者耐心的解释。

第9题:

简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义齿咀嚼功能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人工牙牙合面过小、低牙合、牙合关系不好;义齿恢复的垂直距离过低;都可能降低咀嚼效能。需要升高咬合;加大牙合面;改变牙合面形态;在牙合面增加食物排溢道;增加牙尖斜度。如系基牙和牙槽嵴支持不够造成的;可增加基牙和加大基托面积;以增加基牙及牙槽嵴的支持力。

第10题:

简述全口义齿戴牙后出现疼痛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1)患者能准确定位,或黏膜有充血,破溃,可将义齿相应部位调磨即可。
(2)患者不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口腔黏膜也无明显改变的可能是有咬牙合早接触或是基托局部压迫黏膜过紧引起。可用咬牙合纸查出早接触点或用衬印法找出致痛点予以调整。
(3)有时下颌的牙槽嵴条件过差,义齿牙量过大或牙合面过宽也可引起,可用减径或减数的方法解决。
(4)如整个下颌牙槽嵴都有压痛症状,并伴有面颊部肌肉酸痛或关节区不适,要考虑是否垂直距离过高,并予以相应调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