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

题目
问答题
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下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窦型)。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邻近牙齿有无牙体龋损、疼痛或松动,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疼痛。
B.肿胀流脓前有无其他临床表现,流脓处有无溃疡,脓液中是否有肉芽组织。
C.伴随症状:邻近牙齿有无松动及咬合不适,周围软组织或骨组织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邻近牙或骨组织外伤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局部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因该患者病变部位明确,很容易排除某些疾病,如牙周组织炎症、腮腺炎、特异性感染引起的窦道、先天性瘘管或窦道等。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于下颌,瘘口可以发生在下颌任何部位的黏膜或皮肤上,也常发生于死骨形成的部位。瘘口排出的脓液多并有较多的肉芽组织,用探针从瘘口探入可探及粗糙的骨面。结合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和X线片显示的骨质破坏可做出诊断。
(2)放射性骨坏死病变部位有大剂量放射治疗史,患者多有持续性剧痛,瘘口肉芽不多,瘘口处常可见到暴露的骨面或可用探针触及粗糙的骨面。此种窦道多长期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3)损伤性窦道有局部外伤史,若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可造成经久不愈的流脓窦道。瘘口处多有感染的肉芽组织。

第2题:

患者,女,35岁。主诉:右下后牙相应根尖部反复肿胀流脓1月。现病史:患者自1年前发现右下后牙龋坏,曾有进食冷热疼痛和自发性疼痛症状,近半年来患牙没有明显疼痛,但近1个月该牙相应根尖部软组织反复肿胀流脓数次。检查:右下5牙面深龋露髓,牙冠颜色暗,探诊不敏感,牙周未探及牙周袋。叩诊不适;患牙颊侧根尖部有一粟粒大小的乳头状牙龈窦道,挤之有脓液溢出;患牙无明显松动,冷热诊无反应。X线片示:右下5根尖部有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45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脓肿)。
2.诊断依据(2分)
(1)患牙为深龋死髓牙,叩诊不适。相应颊侧根尖有龈窦。
(2)X线片示45根尖部有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
3.鉴别诊断(2分)
(1)急性根尖周脓肿该患牙反复肿胀流脓并不是一个急性炎症表现。叩诊无明显疼痛仅有不适感。X线片示根尖部有透射阴影区。
(2)牙周脓肿该患牙无牙周袋。肿胀部位接近根尖处。患牙有明显龋损,无明显松动。牙髓活力测无反应。根尖部有透射阴影区。
4.治疗计划(4分)
(1)通畅根管,打通排脓通道,保证窦道口开放通畅。
(2)行根管治疗术龈窦根管治疗1~2周后即可愈合,一般无需另行处理。
(3)全身应用抗菌药。
(4)术后定期复查如3个月后复诊窦道未消失,阴影未缩小,表示根管治疗失败,重新根管治疗或行根尖刮治术,病灶多可痊愈。

第3题:

舌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

A、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B、同侧下颌磨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

C、同侧下颌前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D、同侧下颌前牙及双尖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E、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


参考答案:A

第4题:

由于牙痛,面部肿胀流脓在颊部形成窦道,反复流脓,经久不愈,可能为以下的哪一种诊断()

  • A、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 B、慢性智牙冠周炎
  • C、腮腺腺体瘘伴感染
  • D、下颌骨癌继发感染
  • E、颊部异物伴感染

正确答案:B

第5题:

男性,34岁。主诉:右上颌前牙烤瓷冠修复后自发性阵发性疼痛3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上颌前牙急性牙髓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①修复后多长时间出现自发性疼痛。修复前有无疼痛症状。
②疼痛为锐痛还是钝痛,冷热刺激可否加重疼痛,与咬合有无关系;疼痛部位是局限还是放散的;能否定位患牙。
③伴随症状:有无牙齿松动、咬合痛、有无周围软组织肿胀等伴发症状。
(2)相关病史患牙在修复前有无自发痛或激发痛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病症
(1)修复后过敏性疼痛过敏性疼痛为一般冷热刺激痛,无自发性疼痛,疼痛为钝痛。
(2)修复后咬合痛无自发病,仅有咬合时疼痛。

第6题:

男童,4岁。主诉:右颌下肿胀疼痛5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侧颌下淋巴结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颌面部肿胀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时间。
B.肿胀为硬或柔软或有波动感。肿痛区皮肤、黏膜的色泽及温度有无变化。疼痛是锐痛的还是钝痛、酸痛;是自发病还是激发病、咬合痛;自发痛是阵发的或是持续不断;有无夜间痛;疼痛部位是局限还是扩散的;有无周期及缓解期。
C.伴随症状:有无溃疡、肿块、肿胀、龋齿、牙周病、牙体缺损、缺牙等。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三叉神经痛病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淋巴结结核儿童多为腺源性感染,红肿热痛,位置较表浅,肿胀与进食无关。淋巴结核可有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盗汗等,可行胸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
(2)流行性下颌下腺炎颌下腺肿痛,多发于青少年,有传染病接触史,常双侧发生,血清淀粉酶升高。(3)涎石病多见于颌下腺,常活动度差,可有疼痛或无疼痛,进食时颌下有肿痛感,X线片可见阳性结石。
(4)颌下间隙感染颌下部明显肿胀、压痛,局部皮肤充血、纹理消失且发亮,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患者局部有明显的触压痛,可以有轻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肿胀局限,可触及波动感或凹陷性水肿。

第7题: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5岁,主诉:双颊黏膜长白纹两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问诊要点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诊断询问可能的病因: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白斑患者多有吸烟史,或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习惯。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多有受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因素。苔藓样反应患者多有服用药物、重金属充填物等因素。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病程长短、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易复发。口腔扁平苔藓为慢性病,精神因素可致患者病情加重。白斑、盘状红斑狼疮、苔藓样变均为慢性疾病。
(3)询问白纹发作的部位,有无对称性,病损的类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病损多表现为白色网纹。白斑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斑块。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下唇唇红黏膜;唇红部病损往往超过唇红缘。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可伴有皮肤病损。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型口炎可发生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常对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
(4)询问患者治疗经过,应特别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及治疗效果,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
(5)询问患者全身状况,如睡眠、消化道情况,有无高黏血症。
2.可能的诊断患者为女性,病史较长,发病部位为双颊对称发生,病损类型为白色网纹其可能的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
3.鉴别诊断需与口腔扁平苔藓相鉴别的常见疾病为口腔白斑病。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病因: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如过度吸烟、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白色念珠菌感染等。还与某些全身因素有关,如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性别:口腔白斑病男性多见,口腔扁平苔藓女性多见;
②发病部位:口腔白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唇、前庭区、腭、牙龈也有发生。口腔扁平苔藓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其次在舌、龈、唇、腭、口底等处;
③病损类型: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多为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不粗糙或稍粗糙,触之柔软,周围黏膜多正常。口腔扁平苔藓为白色小丘疹排列组成的各种条纹(网状、环状、树枝状),黏膜可发生充血、糜烂、溃疡和水疱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
④症状:白斑患者多无症状或有粗糙感。口腔扁平苔藓自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有糜烂时出现疼痛。
(3)病理:白斑病理表现为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口腔扁平苔藓病理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第8题:

下列改变中应视为口腔癌警告标志的是

A.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

B.牙龈反复红肿出血

C.口腔黏膜的红色斑块

D.患牙根尖区黏膜上反复肿胀流脓的瘘口

E.下唇反复发作的黏液腺囊肿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12岁。主诉:上下前牙牙龈增生约2个月。现病史:患者因癫痫病于半年前开始服用苯妥英钠,2个月前牙龈增生,无其他不适感。检查:患者全口牙龈增生,前牙区较重,龈乳头呈小球状,粉红色,占唇面1/3,质地坚韧,牙石Ⅰ度,轻探龈沟出血。(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药物性牙龈增生。
2.诊断依据(2分)
(1)有苯妥英钠服药史。
(2)全口牙龈龈乳头小球状增生,质地坚韧。
3.鉴别诊断(2分)
(1)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无长期服药史,但可有家族史,牙龈增生范围广,可累及附着龈,增生牙龈色正常,坚韧,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可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冠。
(2)增生性龈炎无长期服药史,牙龈组织受到局部刺激因素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牙龈以炎症性肿胀为主。龈缘肥厚,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病程长者,龈乳头及龈缘呈坚韧的实质性肥大,质硬有弹性。X线片示无牙槽骨的吸收。
4.治疗计划(4分)
(1)停止使用苯妥英钠或更换其他药物。
(2)去除牙石、菌斑等刺激因素,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并置入抗菌药物。
(3)上述治疗后,对增生牙龈不能消退者行牙龈切除并成形的手术治疗。
(4)严格控制菌斑,减少和避免术后的复发。

第10题:

患者,女,49岁。主诉:下前牙刷牙时出血3年。现病史:3年来下前牙刷牙时经常出血,有时咬硬物时出血,自觉牙床肿胀,有时感觉咀嚼无力,近1年感觉牙齿松动。全身情况良好,无血液病、糖尿病等系统疾病。检查:下颌4个切牙排列拥挤,牙石Ⅱ度,牙龈红肿,触诊易出血,牙周袋袋深5~6mm,附着水平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Ⅰ度。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骨嵴顶区密度减低,骨白线消失。(病例题)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右下12左下12牙周炎。
2.诊断依据(2分)
(1)该处有牙龈炎症、牙周袋、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和牙齿松动等典型牙周炎临床表现。
(2)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骨嵴顶区密度减低,骨白线消失。
3.鉴别诊断(2分)
边缘性龈炎边缘性龈炎无牙周袋形成、附着水平丧失及牙槽骨吸收,牙不松动。
4.治疗计划(4分)
(1)局部治疗首先进行彻底的洁治及刮治,彻底清除牙石等局部刺激物;龈袋冲洗、上药。
(2)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1个月后再酌情进行下前牙翻瓣术,以消除牙周袋。
(4)全身应用抗菌药和局部药物治疗联合使用。
(5)术后定期复查,维护疗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