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

题目
问答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南京国民政府遵循“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方针,抗战时期主要采取下列哪些应变措施()

①高校迁移

②学校国立

③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④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第2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出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是历史的进步。


答案:错
解析:
这一表述是片面的。 (1)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 1929年4月26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 〈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 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 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 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 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 <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 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 定。至此,"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终告形成。 该宗旨就其实质而言,是国民党反共、反对 民族民主革命和为建立独裁统治服务的手段,完 全背离了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目标。 (2) “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 为了落实和强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年6 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 约法》中,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 及其方针政策。同年9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第157次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 施原则》,分别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师范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华侨教育、派遣 留学生等八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目标”和"纲要”(包括课程、训育、设备三个细目)。

第3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有()

A、划分四行业务

B、集中货币发行权

C、独揽外汇统制权

D、集中存款准备金

E、集中票据交换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


正确答案: ①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得到了金融业资产阶级的支持,而银行业也在支持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从1928年到1936年,全国新社银行128家,中途停业23家,实存105家。同时。银行资本也有很大增加。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和票据交换所的成立,是民族资本银行发展的另一表现。联合准备委员会起到了集中准备,调剂虚盈的作用。这是上海银行家们的创举。票据交换所的成立,对加速资金周转有积极意义。
②民族资本银行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货币资金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银行吸收存款比较容易;其次,钱庄开始衰落,银行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其存款业务自然有所扩展;实行法币政策后,发行日渐增加,物价开始上涨,有些工商业有利可图,银行放款也获得较广阔的去路;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银行给予资金周转的便利,银行同工业的联系加强;最后,国民政府滥发公债的刺激仍是民族资本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1927到1937年,金融业的空前发展,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金融市场显得特别活跃,特别是上海的金融市场,内容恢宏,既有货币市场又有资本市场,既有内汇市场又有外汇市场,既有黄金市场又有白银市场,可谓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其营业鼎盛,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纽约”、“中国的华尔街”,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中心。

第5题:

国民政府授予中央银行的特权主要有哪四项?
(1)遵照兑换券条例发行兑换券;
(2)铸造及发行国币;
(3)经理国库;
(4)募集或经理国内外公债事务。

第6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

A.设立国立中学
B.实施毕业会考
C.中学西迁
D.实行军训制度

答案:A
解析:
1937年,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立国立中学,保障部分学校正常办学。

第7题:

下列有关国民政府对各级教育的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

A.初等教育实行普及国民教育
B.抗战时期,中等教育增长最快
C.高等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和学生数量达到最高
D.抗战时对教育缺乏控制

答案:D
解析:
并非缺乏控制,而是控制很严,如儿童实行童子军训。

第8题: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的党政体制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临时大会,构建了适应抗战需要的战时体制推行南京国民政府权利运作的集中化和一体化。党政体制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政治集权上。
大会通过的《抗战救国纲领》提出:“强化党的意识,设立总裁制”,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总裁总揽党政大全,并且于1937年8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为三军大元帅,统领全国海陆空军,蒋介石事实上已包揽了国民党党政军一切大全。
国民党强化战时体制的另一个手段就是迅速扩展特务组织。分别设立了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组织。


第9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

第10题:

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高军事委员会地位的措施?


正确答案: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授权军事委员会长执行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统帅陆海空军”的职权,指挥全民,负国防全责。同时,军事委员会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也作了较大调整,大大地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
(1)改变领导体制。抗战前,军事委员会会除委员长外,设立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取消了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只设委员长1人,由陆海空军大元帅兼任,行使“统率陆海空军”职权。
(2)进一步扩大编制。抗战开始后,不仅平时直属国民政府的军事机构,如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等移归军事委员会管辖,而且行政院的军政部,海军部也归其兼领,另外,还添设了政治部,战地党委员会等机构。军事委员会堪称国民政府直属机关中最庞大的机关。
(3)进一步加重职权。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不仅是最高军事机关,而且是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大本营,凡军令、军政、军法、后勤、海军、空军、抚恤、军事人员铨稳衡考绩及奖惩、部队政治训练、政治农救会、民众军事训练等,均为其职权范围。此外,通过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还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和调动。可见,军事委员在抗战期间也发展成为国民政府中地位最高、权势最重的机关,它名义上直属国民政府,但实际权力远在国民政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