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题目
问答题
试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直接原因:货币供给过多,无法与既定的商品和服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深层次的原因:
①需求拉上,即总供求处于供不应求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从实际因素考虑主要在于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从货币因素考虑主要在于货币需求减少或不变时货币供给过多;
②成本推动,即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归结为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的提高要求推进通货膨胀;二是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推进通货膨胀;
③供求混合推动,即通涨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④结构性原因,即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成因划分,通货膨胀包括()。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C、混合型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按照()划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A:通货膨胀的程度
B:市场机制的作用
C:能否被预期
D:成因

答案:B
解析: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第3题:

简述通货膨胀的几种成因。


参考答案:(1)直接原因。(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上②成本推动。③结构失调④供给不足⑤预期不当⑥体制因素。

第4题:

试析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正确答案: (1)旅游目的地自身的原因而言,该地的气候条件对来访旅游季节性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2)就客源地方面的原因而言,人们的出游目的和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是左右该地市场出游季节性的主要因素。

第5题:

试析旅游目的地季节性的成因。


正确答案: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季节性的形成既有该地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客源方面的原因。就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的原因而言,该地的气候条件对来访旅游季节性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就客源地方面的原因而言,虽然影响人们对出游时间的选择,从而左右该地市场出游季节性的因素可能会有多种,但其中较具普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人们的出游目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人们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第6题:

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可把通货膨胀分为( )。

A公开型通货膨胀B输入型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D结构型通货膨胀E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BCDE

第7题:

试结合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2007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正确答案: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
1、需求拉动。
社会需求膨胀始终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投资膨胀
(2)消费膨胀
2、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来自两个方面:
(1)由于工资增长过快加大成本;
(2)价格开放后,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政府有计划提高部分商品价格,这都是成本上升。
3、结构失调。
结构失调的影响可以是多种情况:
(1)社会供给以需求结构错位。
(2)生产结构失调。

第8题:

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有()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的通货膨胀

D、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E

第9题:

依据通货膨胀成因理论,试析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正确答案: 我国2010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多所造成的。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为使中国经济较快复苏及保持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率,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其中2009、2010年商业银行先后发放贷款10万亿及8万亿,到2010年底中国名义货币存量M2已经达到72万亿。同时,国内的总产出增幅却并不大,因此大大推动了生产资料价格及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形成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第10题:

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正确答案: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也要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有两方面力量,一是工会组织为了保证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不不降低,要求增加工资。二是一些垄断型企业大幅提高垄断商品价格,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