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牙买加体系进行评价。

题目
问答题
试对牙买加体系进行评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亊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黄金非货币化。即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取消国家之间必须用黄金淸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使典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下降,促成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建立。第二,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是维

第2题:

简述牙买加体系。


正确答案: 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第3题:

牙买加体系完全解决了“特里芬两难”。(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牙买加体系是以()与()相结合的国际货币体系。


正确答案:浮动汇率制;多元化国际借贷货币

第5题:

试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及牙买加体系内容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
牙买加体系:黄金非货币化,分享制度多样化、储备多样化。

第6题:

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做出评价。


正确答案:(1)国际经济学宏观微观相结合。微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市场中的交易、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以及福利等的内容;宏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等内容。
(2)国际经济学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静态分析主要涉及比较静态分析,国际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整逐步以静态分析作为起点,尽量使得理论自身动态化,以适应国际经济现实,并对它给予符合实际的解释。
(3)国际经济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分析主要强调的事经济中的结构性联系;定量分析主要是对事物数量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
(4)国际经济学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5)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相结合,表现的要比一般微观、宏观经济学要明显。
(6)国际经济学吸收与评价相结合。其具有西方经济学的普遍理论特征,但更多的是在论述国际经济活动,描述表面的联系。

第7题:

牙买加体系


正确答案: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第8题:

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牙买加体系真正实现了汇率体系的稳定。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区别。


正确答案:第一,承认现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即取消了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关于黄金平价的规定,允许各成员国自主选择本国的汇率制度。
第二,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即取消了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关于黄金的各种规定,取消了黄金份额。
第三,提高了特别提款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第四,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