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的体相是什么?有些人一天念几万遍佛号,或者磕几千个大头,这是否就意味着很精进?请具体分析。

题目
问答题
精进的体相是什么?有些人一天念几万遍佛号,或者磕几千个大头,这是否就意味着很精进?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进即喜于善”,精进的体相就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身体和语言虽然很精进,但如果自心对行持善法散漫无力,则只能得到微劣善果,远不及一念有力的善心所得之果。所以,精进关键在于内心,如果特别专注,没有散乱到外境上面,这才叫做真正的精进,也才能成就很大的善根功德。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精进


正确答案: 指喜爱善法的欢喜心。心态是一种欢喜心,对境是善法,从这两方面来下定义。

第2题:

请通过比喻说明,我们想解脱轮回必须要依靠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正确答案: 比如世间人生病后,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

第3题:

为什么说轮回之苦远远胜过精进修行的痛苦?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五世达赖喇嘛说:“三界三苦所禁锢,轮回本性苦无边。”本论云:“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
2)理证:大乘修行之苦从时间上看,只是这一辈子或者乃至菩提果之间受苦,并不是生生世世、永永远远。从痛苦的轻重来讲,可以说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与地狱饿鬼的痛苦相比。从意义上说,为求菩提而忍受的苦行,无论对众生还是自己的了脱生死都有相当大的利益。方方面面进行比较,修行之苦与轮回痛苦有天壤之别。
3)比喻:就像病人为了除去腹腔内的肿瘤,而暂时忍受切割手术的痛苦;医师治病时,以一些有轻微痛苦的疗法,来疗除病患疴疾的大苦。

第4题:

二种精进


正确答案: 身精进和心精进。身精进是身体力行善法;心精进是勤断悭贪等之恶心。

第5题:

精进的体相是什么?有些人一天念几万遍佛号,或者磕几千个大头,这是否就意味着很精进?请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进即喜于善”,精进的体相就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身体和语言虽然很精进,但如果自心对行持善法散漫无力,则只能得到微劣善果,远不及一念有力的善心所得之果。所以,精进关键在于内心,如果特别专注,没有散乱到外境上面,这才叫做真正的精进,也才能成就很大的善根功德。

第6题:

我们为什么要精进?请以教证、公案、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摄集经》中说:“精进不灭百法德,获得无边佛慧藏。”无著菩萨也说:“成就菩萨功德法的唯一因,就是精进。”
2)公案:为海比丘七日成就阿罗汉果的故事。

第7题:

我们现在不能精进的两大违缘是什么?应当如何对治?


正确答案: 一是白天散乱,没完没了地做些无聊的事情;二是晚上睡眠过多,经常超出常人的标准线。
必须先从内心发起坚定自信,然后发起勇猛无畏的精进,如果一再为罪恶所败,却想超越三界,那岂不是笑话吗?我们应当战胜一切烦恼罪恶,而不让任何烦恼击败。我们是三界狮王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子,应该坚持这种战胜一切的信心。

第8题:

六度的正确次序是()

  • A、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B、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C、忍辱,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
  • D、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

正确答案:B

第9题:

有些人说:“虽然精进能成佛道,但此过程中必须修持施舍头目手足等苦行,我肯定受不了,所以不敢精进修持。”这种说法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不合理,这是因为愚昧无知、不能分辨利害轻重而生的错误想法。
一方面,痛苦并无实际存在的本质,只是凡夫的一种错觉,因为执著我与我所,从而导致虚妄的身体受伤害之苦受,如果断除愚痴分别念,即使将身体一块块割截,也不会有什么痛苦。
另一方面,这种苦与轮回苦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尤其堕落地狱的痛苦是无法描述的,如果害怕修行之苦,则永远不能从中解脱。所以,为消尽轮回中的无边痛苦,现在应当忍受修行中的些微苦行。

第10题:

有些人认为:“信心、智慧、精进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了这三者,修行就一定能成功。”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正确答案: 不管学习什么佛法,信心、智慧、精进这三者虽然都不可缺少,但有了这三者,修行也不一定就能成功。若没有经常观察三门的正知,一段时间内可能信心、智慧、精进还不错,但一遇到不好的环境,自相续就被烦恼占据了,然后造下天大罪,非常悲惨地堕入恶趣,这种现象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