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义说四大皆空,慈航法师肉身应属四大之一的地大,何以违常独存?

题目
问答题
佛教教义说四大皆空,慈航法师肉身应属四大之一的地大,何以违常独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四大者,地水火风也,为诸色相归纳之代名耳。空中众缘和合,而现假相,并无实体,居士意为我辈憧憧往来,为不空乎?又死后四大分离,始谓为空乎?如是见解,乃世俗之顽空,非佛家之空义。纵以顽空随顺说之,慈师遗体亦不过久暂问题,譬如蜉蝣朝生暮死,玄鹤千年,能说玄鹤为常,蜉蝣为无常乎?明乎久暂之理,何违常之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佛教的基本教义不包括()。

  • A、四谛说
  • B、六蕴说
  • C、八正道
  • D、十二因缘

正确答案:B

第2题:

兰因絮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佛教虽提倡超凡脱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离开人间,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财神爷,看来,爱财之心,根除也难。据佛经上讲,佛祖释迦曾经接受过龙女的布施——一颗价值三千大干世界的珠宝!释迦马上让她立地成佛。

这段话的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佛教也不能免俗

B.爱财之心,人之常情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爱财之心

D.面对财宝,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免俗


正确答案:D
在判断作者的观点时,特别要注意“但”“但是”“然而”等转折词,因为作者的观点经常掩藏在转折词的后面,此题就是如此。作者的观点在“但”后面即“(佛教)到底
能不能离开人间,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虽然A、D项都提到了“免俗”,但短文是针对“爱财”的,故A项应排除。

第4题:

报载慈航法师肉身菩萨坐缸五年全身未坏,照佛理言是何缘故?


正确答案:居士既嘱照佛理言,只有遵此范围答之。闻大师生前遣嘱云云,是愿留此幻躯,以示众生,使生信仰,心真者,有愿必成,经载古圣体被割分,尚能复原,况使完整之皮肉不腐乎。此为愿力使然一也。修行人日有功行,定力深者,精气内敛,而不浮越,气血久成自然,其收敛之功,守而不散,故枯而不腐二也。

第5题:

下列关于佛教教义“四谛说”,说法错误的是()。

  • A、集蒂说
  • B、灭蒂说
  • C、散蒂说
  • D、道蒂说

正确答案:C

第6题:

人死神识已离肉体,不久应即腐坏,今慈航法师肉身不坏,且生长须发指甲,是否神识尚未离身?否则人死何能再生须发?


正确答案:死为神识已去之名辞,不去不得谓之死。前条不云乎,修行人精气内敛,内敛者余气一时不散,须发血之余气,爪甲骨之余气,内敛之气,向外发泄,自然形成发爪。如伐倒之树,虽根断叶萎,逾时尚能生芽,此又属于生理关系,观他物体,可以悟此。

第7题:

佛教四大皆空的四大是指苦集灭道。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佛教虽提倡超尘脱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离开人问,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财神爷。看来,爱财之心,根除也难。据佛经上讲,佛祖释迦摩尼曾接受过龙女的布施~颗价值三千大干世界的珠宝!释迦摩尼就马上让她立地成佛。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

A.佛教也不能免俗

B.爱财之心,人之常情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爱财之心

D.面对财宝,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完全免俗


正确答案:D
根据文意,可知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在面对财宝,佛教并不能完全免俗。正确答案为D。

第9题:

佛教说的四大皆空是指()

  • A、酒色财气四大皆空
  • B、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并不存在,所以叫空
  • C、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是缘起性空的
  • D、看破红尘就是四大皆空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佛教教义说四大皆空,慈航法师肉身应属四大之一的地大,何以违常独存?


正确答案:四大者,地水火风也,为诸色相归纳之代名耳。空中众缘和合,而现假相,并无实体,居士意为我辈憧憧往来,为不空乎?又死后四大分离,始谓为空乎?如是见解,乃世俗之顽空,非佛家之空义。纵以顽空随顺说之,慈师遗体亦不过久暂问题,譬如蜉蝣朝生暮死,玄鹤千年,能说玄鹤为常,蜉蝣为无常乎?明乎久暂之理,何违常之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