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一定要求深定吗?

题目
问答题
禅修一定要求深定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

  • A、修禅应该远离镜台
  • B、修禅应该心不染尘
  • C、修禅应远离菩提树
  • D、修禅应该诵读佛经

正确答案:B

第2题:

禅修一定要求深定吗?


正确答案: 修定不是目的,是手段,不必求深定。修定的目的:
1.为了体悟无常、无我的法印。
2.了解什么是三界。有了入三界的经历,才能走出三界。

第3题:

a是一个有理数,10a一定大于a吗?a/3一定小于a吗?


不一定。如当a=-1时,10a=-10,  -10比-1小,即10a小于a.

不一定。如当a=-1时,a/3大于-1.

第4题:

禅修打坐时要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不管在禅修时遇到什么境界,千万不要迷执。在禅相上迷执很容易走火入魔,要不迎不拒。

第5题:

什么是正确的禅修?


正确答案:正确的禅修是“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亦成于止。”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自在。

第6题:

参加禅修一定要克期求证吗?


正确答案: 不是这样的,要有“依远离”的精神,也就是以无条件,无所求之心去修行。即使参加禅修,也不要有预设的心理,就一定要克期求证,什么时候一定要开悟,一定要证到什么果位„„你越是抓得很紧,就越是得不到。修行解脱的动力与决心是要有,但是要能够拿捏到要全然的放,只有全然地放下,才能够拥有一切,修行中那一种不用力,那一种放舍,需要你慢慢地琢磨出精髓。

第7题:

有人说,修禅和净土什么也不用学,就可以开悟、往生甚至成佛,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如果可以这么简单走捷径的话,佛就不需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了。佛当时为何要说那么多经典?仅凭想象,连一个世间的海都渡不过去,能渡过生死之海吗?你可以试一试,站在长江岸边发个愿,能不能到达江对岸?佛教是实实在在的极为科学的东西,每一步都是实事求是的,不是一种虚无缥缈。
有的人还没有在横隔两岸的人海中深入一步,就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苦海,毫无自知之明地宣称:“啊!我已经到达彼岸!”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怜!有些学禅的人说不需要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像船,在到达彼岸后你可以扔掉它,但是在没有过河之前,就把这个船烧掉或砸掉,这是种聪明的抉择吗?看起来似乎很英雄,实际上很愚蠢,没有了船如何过河?开悟之前,甚至在成佛之前都要学习经典,十地菩萨还要灌顶传法,最后才能进入佛地。
佛陀留给世人的珍贵遗产就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船”,一部“航海技术原理”,一张“航海图”,一个“指南针”,这就是全部佛法。我们要渡生死之海,就要依靠佛法这条可靠的“船”,根据“航海的技术操作规程”,按照选定的路线前进,然后才能到达彼岸。

第8题:

禅宗主张悟修,但有南禅、北禅之分,两者的主要差别就是南禅主张顿悟,而北禅主张()。


参考答案:渐悟

第9题:

为什么要修四禅八定呢?


正确答案: 因为我们那个“自我”,那个“本尊”,是游走三界,如果你要追它,追的很厉害的时候,它就要躲到“无色界”里面去。它躲进无色界里,它是来无影、去无踪,如果你没有“无色界”的禅定力,以及禅定的经验,不容易看到本尊的影子,它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要体验经历过色界、无色界、能看到它的味患离,又有照见诸结,那个本尊就无所遁形,那个色界贪,无色界贪才能够断,这是一个重要的必经过程。

第10题:

修四禅八定能断内心的苦和不安吗?


正确答案: 四禅八定是世间法,是修行的工具,不能断深层的结缚。禅定是工具,修定是过程,目的是用来止观双运,体悟三法印、四圣谛,看到诸结,然后一一断除。